移動生態系統將為亞太經濟貢獻1.3萬億美元
飛象網訊 6月29日,上海——GSMA在2016 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發布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移動用戶數量在去年底已達25億,而到2020年該數字將增加到31億。這份名為《移動經濟:2016亞太地區》的報告還顯示,在2015年,亞太地區有62%的人口曾注冊使用過一項移動服務,預計到2020年,該數字將進一步增加至75%。而且在此期間,還將再增加6億移動新用戶。據計算,2015年,移動技術和服務占亞太地區GDP的5.4%,相當于1.3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到2020年,其經濟貢獻將增加到1.7萬億美元。

GSMA會長葛瑞德(Mats Granryd)表示:“全球一半以上的移動用戶都在亞太地區,從現在到2020年的這段時期內,該地區無疑將是全球用戶增長的重要引擎。不斷增加的用戶滲透率以及向更快網絡和更先進服務的加速遷移,都將繼續推動創新和數字化在這個多元化的區域市場上的發展,無論是成熟的市場或是新興的市場。移動服務正在幫助亞太地區打造一個可以讓市民隨時隨地接入網絡的數字化社會,而這些靠移動技術驅動的數字化社會正在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移動用戶數、移動寬帶和智能手機在亞太地區持續增長
到2020年,全球將新增10億獨立移動用戶,其中亞太地區的新增用戶數將占其中的60%,而且該地區的用戶增長速度仍將快于全球平均增長速度2。該地區四大市場(中國、印度、印尼和日本)的用戶總數將占亞太地區用戶總數的四分之三以上。預計到2020年,僅印度市場就將增加近2.5億新用戶,而其他較小的一些國家,如孟加拉國、印尼、緬甸和巴基斯坦等國的用戶增長也將不可小覷。
2015年,移動寬帶(3G/4G)連接占亞太地區移動連接總數3的45%,預計到2020年,該比例將增至70%。主要原因包括運營商持續投資于4G網絡的建設,和用戶在不斷地向更快速的網絡遷移。依照目前的發展態勢,4G有望在2020年占亞太地區移動連接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在2015年底,該地區已經有76個4G-LTE網絡和20個VoLTE網絡投入使用。根據該報告,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市場,向4G遷移的步伐正在加快。與此同時,該地區的4G先行者,例如韓國、日本和中國,正在推動5G移動技術的發展,從而在2020年到來之前,為5G的部署做好準備。
2015年底,亞太地區智能手機連接數總計達17億,占本地區連接總數的45%。中國、印度和印尼一直是智能手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使得亞太地區的智能手機總量在過去兩年內翻了一番。到2020年,亞太地區將再增加13億的智能手機連接。屆時,智能手機總連接數將達到30億,占該地區總連接數的三分之二。
移動生態系統對亞洲經濟的貢獻不斷加大
2015年,亞太地區的移動行業帶來了13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占亞太地區GDP的5.4%4。由于移動服務利用率的提高以及越來越多地開始采用諸如機器對機器(M2M)等新技術,亞太地區的生產力和生產效率都將得到持續提升。因此,預計到2020年,移動行業帶來的經濟價值將增至17萬億美元。
2015年,移動生態系統還為亞太地區創造了1,50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包括該生態系統直接帶來的就業機會,以及由該生態系統所產生的經濟活動而間接帶動的就業崗位。除了對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之外,移動行業還對公共部門的資金收入作出了重大貢獻;此外,還為亞太地區貢獻了約1,110億美元的一般稅收。
亞洲移動通信行業還在實現數字融合、解決數字鴻溝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根據該報告,截止2015年底,亞太地區有18億人通過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相當于亞太地區總人口數的45%。據預測,到2020年,亞太地區將另增8億人連接到移動互聯網(為預計人口總數的63%)。因此,手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平臺,用以幫助實現數字身份、金融普惠,以及有助于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5的一系列社會和發展服務。
葛瑞德還補充道:“手機已經成為亞洲地區擴大網絡接入和互聯網訪問的主要工具,它也帶來了不可計數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是,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移動行業必須與監管機構、生態系統的各方合作,以掃除在亞太地區實現數字融合的主要障礙,例如本地相關內容的缺乏、還可以更親民的價格、以及數字技能的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