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科技展會多不勝數,甚至展會已經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舉個好玩的例子,每年2月的MWC展會,在巴塞羅那已經舉辦六年之后,按常規,前年GSMA協會進行舉辦地換址評選。
但在米蘭等諸多城市的競爭中,巴塞羅那長袖善舞,愣是把MWC生生留在了該市。可見,MWC展會對于巴塞羅那有多重要。
言歸正傳,前不久CES展會來上海“留學”的CES Asia 2016剛剛結束,這是全球著名的消費子展CES僅有的美國海外展會。CES唯一的海外展會機會留給了上海,而MWC同樣也在上海舉辦MWC,展會巨頭們難道都只是盯準了潛力巨大的中國消費市場?幫助參展企業拿下中國市場?
這一趨勢自然也引發了人們對于科技展會發展方向的思考。就在CES、MWC展會相繼在上海開展的同時,另一個老牌展會2016年Computex(臺北國際電腦展)也悄然臨近,將于5月31日-6月4日舉行。
Computex是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ICT專業展,已經是科技企業進入亞洲市場的重要門戶。


寰寰姐是這次Computex展會的獨家自媒體觀察員。前不久在采訪臺灣貿易中心副秘書長葉明水時,他談到了Computex展會這兩年來“構建全球科技生態”的轉型思路以及今年Computex的展出重點。
當了解了Computex展會的發展脈落之后,其實就不難理解CES、MWC落地上海的根本原因:因為有中國制造業的大土壤,才能構建起物聯網時代所需要的科技生態,才是所有科技行業發展的關鍵。
當CES、MWC不遠萬里跨洋留學中國時,在臺灣舉辦的Computex反而有了更大的優勢,因為臺灣有著從筆記本電腦、主板、觸控、顯示、POS到各種零組件的更為完整的科技產業鏈,可以為參展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生態合作的機會。
今年聚焦“全球科技生態”
Computex是有著36年歷史的老牌展會,其中文名稱——臺北國際電腦展——本身就透著科技時代的烙印。
不可否認,在前面的30多年中,電腦一直是科技行業的主流,Computex因此也成為諸多PC企業發布新產品的重要陣地。英特爾主推的超極本,就是在Computex展會上首發,帶動了PC產品的升級。
但這兩年里,PC市場增長趨緩,各種智能終端興起,而Computex也開始加強了對智能硬件的推動和展出,尤其是臺灣本土企業也開始了向智能方向的轉型,向物聯網以及跨領域應用探索。
結合新兩年的積累,葉明水稱,今年Computex的全新定位就是“構建全球科技生態” (Building Partnerships in Internet Computing Ecosystems),以期整合硬件軟件實力、大數據與物聯網增值應用,協助國內外廠商尋求資源以實現未來科技概念。
今年Computex展會將圍繞“物聯網應用、創新與新創、商業解決方案和電競”四大主題進行,從信息量、含金量以及綜合性、趣味性都有大幅提升。談到這次Computex展會的轉型時,葉明水強調,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如今很多企業都在向著互聯網+方向轉型,用戶的關注點也在向著包括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行業的物聯網產業偏移。
今天整個科技行業的重點集中在互聯網產業,包括物聯網、物聯網等都在快速進步,Computex的升級轉型當然是明智之舉,有利于加速Computex全球化進程并擴大影響力,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Computex已經有了兩年多的布局和積累,這也是Computex能順利轉型的關鍵。
“B2B+制造業土壤”才能真正打造科技生態
Computex能順利轉型的另一個原因在于臺灣制造產業的土壤。
構建科技生態已經是科技企業的發展方向,那么對于一個展會來說,如何能給參展企業帶來發展“科技生態”的機會?
正如葉明水所說,與很多大型展會不同,B2B是Computex與眾不同的重要特點。今年Computex并不是單一展現產品、技術的大會,而是借助今年Computex這一全球化的科技產業平臺,促成企業間合作,推動整個ICT產業進步。
臺灣一向被譽為全球最具有競爭力的IT制造王國,擁有ICT上中下游完整的產業鏈,在筆記本電腦、平板、主板、服務器、芯片代工、LCD監視器等眾多項目均占全球制作市占率第一。而近來來,臺灣從過去的ODM/OEM的模式轉型到以專業技術以及管理技能見長,許多臺灣廠商成功經營品牌,營銷全球,更加鞏固臺灣在全球ICT產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果說,這些臺灣制造企業過去是以PC為核心,但這幾年中,隨著技術發展,臺灣企業早已開始向智能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車聯網、VR、智能家居行業拓展,已經形成了全新面向未來的科技產業鏈。
“像車聯網的發展,從輔助駕駛到半自動駕駛到自動駕駛,這條路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而臺灣就能很多車聯網零部件供應商,可以說,臺灣已經是車聯網一個重要基地。”除葉明水所介紹的車聯網行業之外,再舉例來看,HTC就是VR產業的一個代表。
臺灣最重要的制造企業HTC雖然在手機方面面臨挑戰,但HTC正在借VR試圖再次煥發生機,HTC Vive Pre已經在VR方面成為全球領先者,并成為VR產業中的關鍵一環。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臺灣制造企業的轉型再加上Computex展會的轉型,正在聯手推動ICT產業的進步,從而幫助科技行業真正構建起產業生態圈。
西門子等國際巨頭參展,國際化的Computex
早年間的是Computex,有時被稱為臺灣本地展,因為唱主角的大多是臺灣制造企業。但這一狀況其實從兩年前就已經改變。
以2014年Comoputex 34周年為例,參展企業就包括英特爾、高通、微軟、Acer、AMD、博通、Delta、海信、MSI、NVIDIA等眾多國內外旗艦大廠。而從展會最后的成交來看,前十大買主國分別是中國大陸、美國、日本、中國香港、韓國等,Computex 不僅成為發布最新產品以及技術應用的絕佳舞臺,也成為了ICT產業的風向標。
而基于臺北的重要地理位置,Computex 更成為亞洲科技企業的首要采購平臺,是全球ICT企業進入亞洲最重要的門戶。
“本次參展商來自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比去年增加了33%,這也體現了Computex的國際化程度,幾乎囊括了全球主要的國家及地區,所包括的范圍更加的廣泛。”如葉明水所說,今年的Computex越來越得到國際重要級企業的認可,今年的參展商不僅有西門子、ABB這樣的國際巨頭最新加入,還有來自20國170家初創企業將在展會上的創新專區InnoVEX亮相。

ABB將在COMPUTEX 2016展出全球第一款人機協作雙臂機器人「YuMi」
總結來看,今年的Computex已經日益成為國際級的展會。而隨著“全球科技生態”這一全新定位的釋放,一個更能體現科技行業發展趨勢的展會已經呼之欲出。
無論是物聯網、車聯網還是智能家居、VR產業,今天的科技產業必須要以生態方式發展。相比于CES、MWC的上海留學、瞄準制造業土壤,Computex顯然在已經先其一步,基于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的制造業生態,為全球科技產業建立了一個更堅實的生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