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當前5G已在全球規模商用,推動了行業數字化轉型。但我們認識到,面向未來十年,為了支撐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5G技術需要不斷演進和增強。
例如,5G應用場景需要擴展,滿足更多樣性、更復雜的全場景聯接需求;定義更多5G新能力,如上行吞吐率、低時延高速率的通信、高精度定位等,滿足不斷增強的性能需求;持續增強5G SA、MEC、云原生5G核心網、5G業務使能平臺的商用能力,滿足行業應用差異化的需求。
在“2021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的“5G演進峰會(5G Advanced Summit)”上,來自全國各界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對于5G演進的愿景和技術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呼吁產業各方共同定義5G演進,構筑5G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GSMA CTO亞歷克斯·辛克萊(Alex Sinclair)在致辭中表示:“疫情時間我們看到5G發展迅速,尤其是中國已經處于領先地位。而5G作為未來8—10年的主流技術,將持續全行業創造巨大的價值。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就5G 2025年的愿景達成一致,并且思考如何推動5G愿景實現,助力5G可持續演進。”
加速5G應用開發 創新5G產業生態
眾所周知,5G商用一年多來,不論是站點數、用戶數還是其商用規模發展速度,與4G商用同期相比都是前所未有。但目前,5G面向消費的應用依然是4G模式,面向產業的應用局面尚未打開。因此,5G的應用生態需要創新,跟上網絡部署與用戶數量發展的步伐。
“5G有超寬帶、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大連接的優勢,但不能只適用于小眾的高端用戶。5G還要在常規的應用領域發揮比4G更好的性價比,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鄔賀銓指出,當前,產業界正在針對網絡部署和應用場景的需要開發更多實用性的技術并形成標準化,5G一定會出現我們現在還想象不到的新業務。
在鄔賀銓看來,5G無縫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前景廣闊,但5G的關鍵應用目前還是陽春白雪,5G應用開發的腳步要和關鍵性能進一步對齊。“5G需要繼續創新,包括應用生態的創新、實用技術的創新與標準化,從而跟上網絡部署與用戶數量的發展步伐,以網絡生態激發業務生態。”

“5G的產業生態完善,除了需要改進基站選址、電力補貼、產業鏈成熟、內容生產、頻譜供應等方面的外部環境外,還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例如創新高清視頻內容與XR節目的開發模式、開發輕型新空口設備擴展應用場景等。”鄔賀銓講到。
談及5G持續演進的驅動力,華為Fellow暨無線CTO童文博士分析稱,個人體驗的不斷升級、物聯場景的逐步豐富,一方面對5G現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我們不斷探索上行超寬帶、實時寬帶交互和通信融合感知等新場景,開拓全新商業機會,最大化千億物聯的商業價值。
推進5G技術演進 共創5G可持續發展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分享了中國移動對于5G演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據黃宇紅介紹,中國移動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5G SA精品網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中國移動初步實現了覆蓋廣泛、技術先進、性能卓越、資源高效、網絡可定制目標。
在演講中,黃宇紅主要從5大方面介紹了中國移動推動5G持續創新的舉措,體現了中國移動共創5G可持續發展未來的決心。一是推動終端普及,加速推進5G服務大眾。二是深入典型生產場景,加快實現5G融入千行百業。三是面向未來,2C公眾客戶市場超高清、沉浸式業務將更普及。四是面向未來,2B行業市場對5G存在更多差異化需求。五是行業應用新需求、持續發展新需要,推動5G持續創新。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提出了智簡5G技術理念,以滿足多樣化業務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據介紹,智簡5G通過實現“加”性能、“加”能力、“減”成本、“減”復雜度,助力運營商降本強能,不斷滿足千行百業、大眾客戶的業務發展需求,消除數字鴻溝,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對于5G無線技術的演講方向,黃宇紅也給出了建議。一是構建智能高效的無線網絡,著力提高5G網絡的效率;二是持續增強eMBB、mMTC、URLLC能力,持續提升5G網絡的性能;三是頻譜效率最大化技術,重構Sub100GHz頻譜使用模式;四是新行業新應用使能技術,構建高精度定位、感知通信等新能力,打開新商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