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于網絡
01 這一屆上海車展,看的不是車,不是車模,而是各種維權。
上海車展的維權事件登上了熱搜榜。幾起維權事件,又以特斯拉的最為引人關注。
一位身著白色T恤衫的女士站到特斯拉展車上大鬧一場,在精心準備的T恤衫上寫著四個紅色大字:「剎車失靈」。緊接著的畫面是幾個穿著制服的彪形大漢把這位女士抬出了現場,他們手忙腳亂抓著該女的四肢,從肢體形態看,女士的掙扎非常激烈,情緒極不穩定。
這些畫面的背景是展廳光可鑒人的地面上各種「在展」的新型車和攢動的人頭。
作為現場人員之一,在我剛剛離開展廳后出現的這件事,當然讓沉悶的展廳瞬間溫度飆升。
02 這件事情的結果在預料之中,那就是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特斯拉作為新能源車大潮的始作俑者,長期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關于剎車失靈的報道向來不絕于耳,網上搜索相關信息,有幾十萬條信息。國內外特斯拉駕駛者出現的剎車事故也此起彼伏。
僅僅在4月17日,一輛特斯拉
Model S(參數|圖片)在美國得州撞樹引發火災,車上兩人死亡且車身被燒毀。警方調查后發現,事發時車輛處于無人駕駛狀態。
馬斯克回應稱,已恢復的數據日志顯示,車輛的自動駕駛系統沒被啟用,且車輛未購買全自動駕駛系統。此外馬斯克表示,標準自動駕駛系統需要車道線才能打開,事發地的街上沒有車道線。
當地媒體稱,特斯拉引發事故不斷,該案已是美國公路交管局調查的第28起事故。
03 說回上海車展維權事件。
該女士之所以以這種極端的方式維權,恐怕是想把事情鬧大,引起大眾關注而獲得在日常渠道中難以獲取的賠償。
相關信息可以看到,車主撞了車,要求退款退車,而特斯方面說他們超速駕駛導致車禍,只答應把車修好再幫他們賣個好價錢。雙方鬧僵了,車主一時義憤,在車展大鬧。
但是,車展現場也不是法外之地,結果是:2021年4月19日11時24分許,青浦公安分局接報,有人在上海車展一展臺內鬧事。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處置。目前,張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李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警告。
隨后,特斯拉公司某副總裁在展臺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近期的負面都是她貢獻的」、「我們沒有辦法妥協,就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我們自己的調研顯示,90%的客戶都愿意再次選擇特斯拉」。等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04 關于剎車失靈以及每年的機動車事故,我們可以看一組網上數據:
2001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6萬人
2002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9萬人
2003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4萬人
2004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4萬人
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8738人
據說,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約為50萬。而這些人,大部分是開著傳統的燃油車發生事故的。在汽車被發明一個多世紀后,人類仍然無法避免交通死亡事件。
剎車失靈、酒后駕駛、汽車自燃,各種問題都可能在一輛車上發生,無論這輛車的駕駛里程是多少,概率永遠存在。
就如每年仍有很多自行車愛好者發生事故一樣,生活的多樣性和各種可能是層出不窮的。
據統計,2020年以來,各種媒體報道的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有幾十起。衡量一個產品是否對使用者危險,也應該以科學的方式對待。
絕對數字不算多,但是剎車失靈畢竟關系到車內人的生命安全,不能等閑視之。如果真的存在隱患,特斯拉應該負起責任,做進一步的技術改進。這就涉及到維權者和車企的溝通問題,以及關于車的安全性能的專業審核。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斯拉是否有剎車隱患,安全監管部門應該有技術鑒定能力,相信特斯拉也具有上市銷售資質,否則全世界怎么會有那么多人用它呢?
消費者遇到問題,用法律武器維權是正道,如果車有問題,應該找權威的技術鑒定機構做鑒定,用事實和證據來,就算消費者協會不能解決,還有各級法院可以維護公平和正義。
跑到別人的展覽現場大喊大叫,搞得沸沸揚揚,不光不是體不體面的問題,還會滋生本不該有的額外問題。
把對方推上輿論場,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產生認知誤差,另外,還把自己送進了拘留所。真可謂兩敗俱傷。
05 很多消費者之所以走上這種撕破臉的維權道路,大概還在于我們長年累月形成的弱小者的無助,既然好說好商量辦不了事情,打官司又處于弱勢一方,那么要想獲得賠付,只剩下求助于輿論場這一條路。
歷史證明,只要事情鬧大了,當事雙方都會默默地迅速解決問題,中國人最熟悉樹大招風的古訓,也懂得悶聲發財的手段。
但是,這些東西外國人好像不太懂。
要不然,他們應該早就妥協了吧,花錢消災的事情不就是出點錢的事兒嗎。你非要跟我掰著手指頭講理,我就不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