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日前,中國信通院發布《2022年移動物聯網發展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下一步移動物聯網將邁入百億物聯發展征途,具體分三個階段實現百億物聯發展。
我國移動物聯網發展的三大進展
報告顯示,當前,移動物聯網持續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移動物聯網重點面向四類應用場景需求:以NB-IoT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4G Cat1、5G RedCap(R18)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4G Cat4、5G RedCap(R17)滿足中高速率場景需求,以5G NR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
而目前我國移動物聯網主要有三大進展:
一,多網協同格局初步建立,面向物聯能力持續增強。
我國已經初步形成NB-IoT、4G和5G多網協同發展的格局,網絡覆蓋能力持續提升。同時,運營商持續推動網絡普遍覆蓋和重點長江深度覆蓋,不斷增強面向物聯的連接,打造場景化的服務能力。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動物聯網絡,形成了高中低速協同組網的良好局面:截至2022年9月,我國NB-IoT基站數達到75.5萬個,實現全國主要城市、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4G基站總數達到593.7萬個城鎮地區實現深度覆蓋;5G基站總數達到222萬個,實現5G獨立組網(SA)規模部署,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另外,我國已部署超7900張5G行業虛擬專網,為移動物聯網應用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低成本、定制化、端到端能力保障及共管共維逐漸成為5G行業虛擬專網發展的重要方向。
二,NB-IoT、4G、5G應用創新活躍。
NB-IoT已形成水表、氣表、煙感、追蹤類4個千萬級應用,白電、路燈、停車、農業等7個百萬級應用,N個新興應用。4G Cat1滿足中低速率、低成本的需求,憑借4G的良好覆蓋和基站的無縫對接,具備更低的價格和功耗優勢。國內Cat1從2019年底開始發力,出貨量增長迅速。5G應用創新活躍,2022年“綻放杯”大賽項目數量大幅增長,整體突破2.8萬個;5G應用成熟度大幅提升,“商業落地”和 “解決方案可復制”項目占比超過50%。
三,產業界加快推動5G RedCap走向成熟。
5G RedCap是3GPP為了滿足物聯網應用對5G部署更低成本、更低功耗、更低復雜度的要求,通過裁剪部分功能形成的精簡版5G標準。
當前,5G RedCap獲得多方關注,產業界共同推進RedCap商用。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指出:加快彌補產業短板弱項,加快輕量化5G芯片模組的研發及產業化,進一步提升終端模組性價比。
IMT 2020(5G)推進組對RedCap寄予厚望,全力推動產業成熟:計劃2022年完成應用場景與關鍵技術研究、關鍵技術測試規范制定、開展關鍵技術測試,2022年9月已完成開展關鍵技術測試;2023年面向商用需求、制定終端、系統設備規范及測試規范、開展端到端測試和互操作測試。
我國首個實現“物超人”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拔锍恕北壤碚髁吮镜貐^移動物聯網連接規模超越移動電話用戶規模的程度,反映出本地區移動物聯技術在產業發展、城市治理等領域的應用水平,也反映出5G等移動物聯技術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的具體水平。
我國物超人占比為102%(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移動用戶數),遠高于美國(56/7%)、日本(24.3%)、德國(17.5%)、韓國(24.6%)、法國(38.9%)、印度(1.1%)等其他主要經濟體。截至今年8月末,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6.98億,比上年末凈增3億,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首次超過移動用戶數,比移動用戶數多2000萬。
實現“物超人”,標志著我國正引領全球移動物聯網生態體系發展,意味著移動物聯網迎來規;l的重要時間節點,邁入百億物聯發展征途,開啟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意味著移動物聯網的價值將不斷凸顯,開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分三個階段推動百億物聯發展
報告指出,下一步移動物聯網將向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發展,邁入百億物聯發展征途,量質并舉,助力數字社會高質量發展。
特別指出將分階段推動百億物聯發展:
階段一(2021年-2025年)主要實現20億+物聯發展。產業生態上2G/3G物聯想NB遷移、 RedCap規模商用;網絡能力上實現NB/ RedCap連續覆蓋;技術演進上,RedCap降成本提能力。
階段二(2026年-2030年)實現40-50億的物聯發展。產業生態上實現RedCap芯模端網協作,與CAT1/4協網發展;網絡能力上實現容量、覆蓋、5G能力三層網;技術演進上實現無源物聯、高精度定位、通感一體等。
階段三(2031年-2035年)實現百億物聯發展。產業生態上主要實現5G與6G協同發展;網絡能力上5G為主承載各類業務,6G能力部署;技術演進上多技術無極變速、智能自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