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17日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大會將于8月18日至19日在銀川舉行。本屆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算領新產業潮流 力賦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將舉辦包括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算力中國”創新成果展、“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合作伙伴大會等在內的多項重要活動。

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大會是我國算力領域、數字經濟方面的標志性大會。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算力已經像水、電一樣,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正以一種新的生產力形式,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在發布會上指出,當前,算力在中國發展方興未艾,正朝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靠方向發展。舉辦本次大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落實國家戰略,助力算力發展。通過大會的舉辦,為政產學研用各方搭建溝通交流合作平臺,發揮寧夏的特色優勢和示范作用,為推進國家戰略更好地落實落地凝聚共識、貢獻力量。二是聚焦熱點議題,引領產業升級。大會將邀請政府領導、院士專家以及來自科研機構、互聯網公司、垂直行業龍頭企業的嘉賓代表,共同探討算力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全面梳理產業發展重點、難點和痛點,充分交流分享成功經驗,群策群力促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展示融合成果,拓展應用場景。在大會的主論壇、分論壇等重要環節,將聚焦中國算力產業發展新格局、新變化、新方向,圍繞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遠程教育等諸多領域展示算力融合應用實踐。同時,大會將發布一系列重磅研究成果等。希望通過與會各方的交流探討,為算力發展探索出更多的典型應用場景,促進算力更好地為千行百業賦智賦能。
寧夏發展算力產業,有國家的支持、良好的基礎和獨特優勢。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買彥州介紹,寧夏氣候環境宜人,綠色能源豐富,算力基礎設施完善,政策支持保障到位,是發展算力產業的首選之地。首先,自然環境稟賦突出,特別是中衛地質構造穩定,空氣干燥、氣候涼爽、無須除濕,能夠有效延長服務器使用壽命,保障數據中心IT設備穩定運行。其次,寧夏是全國極少的“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雙中心省區,與全國90%以上地區光纖直連傳輸時延在8—20毫秒以內,能夠很好滿足廣大客戶對時延的要求。同時,寧夏大數據產業發展起步早,集群規模大,涉及行業廣。現已有18個大型數據中心項目落地,集聚了200多家云計算及配套企業。寧夏算力產業發展已具備了良好的產業生態,走出了一條全產業鏈發展的路子。
買彥州表示,當前寧夏的算力產業發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正努力建設“西部數谷”,聚焦打造中國西部算力之都,全力推動國家“東數西算”樞紐工程建設,出臺了包括土地、財政、能源、人才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及確定了“1357”的總體戰略。希望通過本次大會,感受寧夏算力產業的發展現狀,體會寧夏數字經濟的勃勃生機。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近年來,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發展成效顯著,布局不斷優化、能力穩步提升、賦能價值逐步顯現,有力支撐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做好政策接續,強化頂層設計,出臺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圍繞算力發展需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多方形成合力共建良好發展生態;加速推進網絡設施與算力設施配套部署,強化算力資源統籌調度,不斷提高算力利用效能,打造一批成熟解決方案,推動模式新穎、特色鮮明的算力應用加速落地。
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紅寧表示,近年來,寧夏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呈現出集聚式、規模化良好發展態勢。今天的寧夏,數字化生態正在加快形成,走出了一條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高精尖產業的嬗變之路和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未來,寧夏將重點打造“一群三基地”——綠色數據中心集群、國家“東數西算”示范基地、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基地和數據供應鏈培育基地。
本屆大會同期將舉辦第二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
2023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銀川市人民政府、中衛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