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CES集萃[360*270] >> 正文

小鵬匯天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亮相CES

2024年1月15日 17:35  財聯社  

當時間1月9日,小鵬匯天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亮相CES 2024,小鵬匯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譚宣布,公司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將于今年四季度開啟預訂,并計劃于明年四季度開始量產交付。如果順利實現,意味著“陸地航母”將成為全球首款面向個人用戶量產交付的分體式飛行汽車。

受此消息影響,A股市場飛行汽車概念異動拉升,其中光洋股份直線漲停,星源卓鎂、商絡電子、中信海直等跟漲。

此前一周,小鵬汽車公告,廣東小鵬與廣東匯天訂立合作框架協議,廣東小鵬及廣東匯天同意在飛行汽車的研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方面進行合作,廣東小鵬將為廣東匯天提供研發服務、技術咨詢服務及銷售代理服務。小鵬匯天創始人、總裁趙德力認為,汽車技術與航空技術的跨界滲透與融合,能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可能會推進新的技術革命。“樂觀估計,我國到2028年可以實現低空自由飛行。”

無獨有偶,在此次CES 2024上,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的現代汽車推出了其首款電動飛行出租車(S-A2)。現代汽車集團總裁兼 Supernal 首席執行官 Jaiwon Shin 透露,公司將在2024年年中之前在美國申請適航證,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開始技術演示飛行,并計劃在滿足測試要求后于2028年推出正式商業服務。“此外,我們也正在探索不同的電池選擇,包括鋰金屬和固態電池。”

據介紹,S-A2是一款V型尾翼電動飛行汽車,可在1500英尺的高度以每小時120英里(約193公里)的速度飛行,可提供25-40英里(約64公里)的城際旅行。目前,該公司已在加州開設了一個工程總部和新的研發機構,現代汽車最初的目標是在美國推出,最終將擴展到亞洲和歐洲。

“作為面向未來的新型交通工具,eVTOL受到航空和汽車兩大領域的重視。”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陶智表示,傳統航空巨頭、汽車企業及新興科技企業紛紛進入電動航空產品的研發領域。2022年全球有600多家企業從事eVTOL研發,2023年已有超過800家企業,足見行業的活躍度。

隨著城市空中交通概念興起, 現代飛行汽車概念由傳統概念的陸空兩棲車輛拓展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正日益受到全球車企青睞。在國內,除小鵬汽外,吉利、廣汽等車企也都在開發飛行汽車,甚至已制定了量產時間表。其中,作為國內第一家布局飛行汽車的車企,吉利旗下沃飛長空2023年年初完成了5座級eVTOL AE200的首飛;在2023廣汽科技節上,廣汽集團推出了旗下首款分離式飛行汽車GOVE。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坦言,廣汽之所以選擇入局飛行汽車,首先肯定源于政策傾向性。“低空空域出行,是汽車到了一定瓶頸后,基于技術、市場多維度考量后,飛行汽車成為一種有望實現突破的全新出行方式。”

在國外,奧迪、奔馳、保時捷、通用等也在全力以赴開發飛行汽車。去年6月,豐田汽車投資的JobyAviation宣布正在開發的空中飛行出租車試制機獲得美國航空管理部門的批準,已可展開試飛;同月,鈴木汽車宣布與飛行汽車初創公司SkyDrive達成協議,將在日本本土生產飛行汽車。此外,億航智能、山河智能等國內公司均公布了旗下飛行汽車的進展,而谷歌、英特爾、騰訊、Uber等科技巨頭也躋身其間。

“飛行汽車是未來出行的重要潛在發展方向,從行業巨頭到初創公司的大量企業均對這一領域有所投入。”在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博看來,對飛行汽車的布局長期而言可以幫助企業在未來潛在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先發優勢,短期內也可以在品宣方面向外證明企業的科技實力。

除技術進步帶來的可能外,相關產業政策是飛行汽車發展的另一推動力。去年12月27日,深圳市七部門聯合印發《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快推動載人 eVTOL等低空航空器產業化。對研制載人eVTOL、飛行汽車并實現銷售的在深圳實際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低空經濟企業,給予一定比例銷售獎勵。

“深圳從去年年初開始發力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落地速度非常快。年初深圳相關部門曾到小鵬匯天考察交流。”有接近小鵬匯天的業內人士透露。此外,去年年底,浙江嘉興南湖區路空協同立體交通產業研究院與廣東匯天達成共識,將預定100輛具備多元化運用可能性的飛行汽車。

摩根、德勤、羅蘭貝格等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飛行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2040年將突破1萬億美元,而至2050年,全球主要城市中將有9.8萬輛飛行汽車投入使用。

盡管一石激起千層浪,但飛行汽車的商業化仍存在諸多難題。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張揚軍稱,飛行汽車要想實現快速發展,載荷航程智能駕駛和適航安全是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適應性的新能源動力技術,高安全、高可靠、全天候的智能駕駛平臺技術,以及安全高效、云網融合、路空一體的三維智慧交通技術是三大關鍵技術突破方向。

編 輯:馬秋月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