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 2023年全國兩會于2024年3月5日隆重開幕。為了準備參加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天科技董事長薛濟萍經過認真調研思考,精心準備了兩份發言材料和五份建議。其中就有《關于進一步加強與歐盟經貿關系的建議》。

在這份建議中,薛濟萍指出,歐盟市場規模龐大、市場一體化較為成熟,在全球范圍內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其政策和決策對全球經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中國眾多的優秀制造企業將歐盟作為高端糧倉市場,對產品創新、質量提升、穩定就業等貢獻很大,歐盟市場我們丟不得,也丟不起。”
同時,薛濟萍也指出目前進軍歐盟市場的環境趨憂。宏觀上看:1、經歷三年疫情,歐盟開始審視自己供應鏈的安全;2、歐中貿易失衡,中國擁有巨大的貿易順差,歐盟不會容忍貿易關系的長期失衡;3、俄烏戰爭讓歐洲警醒,經濟上依賴對手,將會使歐洲陷入受人脅迫的境地,所以要“去風險”。
行業環境上,通信、電力、新能源行業遭遇阻力尤其明顯:1、歐盟對華友好國家大部分項目中國企業可以參與競標,通過優質的產品和高質量的交付可以占有一席之地,中國制造業的部分產能在高端市場得以釋放;2、歐盟內對華非友好國家項目設有壁壘,如投標企業必須為歐盟內部企業或GPA(WTO政府采購協議,排除了中國企業參與競標);3、傳統電力、通信行業的產品歐盟內部國家近幾年完成了供應鏈的備份,日韓、印度及歐盟內部企業都是可以取代中國企業,歐盟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不再增強;4、中國已經成為歐盟對外反傾銷的重點對象,阻礙了雙邊貿易,阻礙了中國企業全球化進程。
為此,薛濟萍提出,期盼國家、政府部門、行業、企業之間形成合力,建議進一步加強與歐盟之間的經貿關系。
一、鼓勵在歐盟內部投資。尤其要針對在歐盟內建廠或并購,為企業提供系統性的風險評估方案或建議,不搞重復建設,引導做好企業之間上下游的供應鏈配套,抱團出海。鼓勵企業在歐盟設立技術中心、研發機構,網羅本地技術創新型人才,積極用好不能回國作貢獻的華人華僑、華裔博士等高端人才。
二、繼續引進歐洲跨國公司、隱形冠軍企業。鼓勵中國企業與歐盟企業之間的合作談判,利用中國的巨大市場及制造能力的優勢,千方百計把德國等歐盟成員國隱形冠軍企業的好項目落地在國內,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業數字化水平、升級制造業產業結構、產業工人的培養渠道等等;培養更多的中國企業具備“雄心”、“專精”、“全球化”這三大特質。
三、龍頭企業帶頭做好行業自律。如何應對歐盟反傾銷、碳關稅等各種貿易壁壘需要集體智慧和對策,需要發揮國家、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的合力來維護走出去的中國制造業合法權益,保障中國對外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走出去的龍頭企業不搞低于成本的無序競爭,做好行業自律。
四、鼓勵擴大經貿往來,提升制造業水平。通過產品、服務、總包工程等作為橋梁進一步加強與歐盟經貿往來,對標歐盟提出的可持續發展、ESG、綠色低碳制造(碳稅交易)、歐盟內部的產品驗收標準、生產安全標準、產品包裝防護標準,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