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魏德齡/文)關于當下世界所發生的變化,只要環視下周圍的設備,或許就能發現見微知著的地方。通過手機就能查詢數據的智能表,無時無刻監測健康數據的可穿戴設備,增加了各種大小屏幕實現交互升級的白色家電,甚至部分設備還開始有了AI的助力。

無處不在的數據、不斷升級的交互,以及正在落地邊緣的AI成為了這個快速變化的科技世界中的三大趨勢。“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里,數十億個物聯網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連接緊密度在不斷提高,同時它們也需要在本地安全地處理更多的數據。我們把它稱之為云連接的智能終端 (cloud-connected intelligent edge)。”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數字 IC 與射頻產品部 (MDRF)、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及數字營銷副總裁朱利安表示這一切背后的重要助推器和核心組成部分正是微控制器,而近期ST發布的一系列新品,將會進一步釋放開發人員的創造力,推動這一變化升級。
持續的數據與連接
隨著場景的細化,很多小型化的設備成為數據監測的一手來源,例如恒溫器、智能表計、煙火探測器,又如很多人正在使用的活動追蹤器與GPS等。這些設備由于需要電池進行供電,也就需要一顆功耗、功能以及成本完美平衡的MCU。

“在一些便攜式胰島素泵、智能表計等產品上,我們看到對功能、資源、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STM32U0在已有的一些量產項目上,都有著很好的表現。”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數字IC與射頻產品部市場經理張明表示。

作為超低功耗 MCU 家族新成員的STM32U0系列,有著優異的低功耗表現,在靜態功耗下實現超15倍以上的功耗優化,動態功耗也有近36%的優化。在實際產品驗證中,水表類應用可實現38%功耗的優化,傳統工業傳感器也能有近50%以上的功耗優化。
這與STM32U0的內部結構有著很大關系,其擁有一顆 Cortex M0+內核,以及一個ART 加速器,可更快執行相關應用,進而讓整個系統更快進入低功耗模式,降低整體功耗。同時,STM32U0還集成了如LCD驅動器、MSI內部振蕩器等功能,高集成度也降低了BOM成本,擁有更具吸引力的售價。

有了數據之后的需求便是連接,對于小型且續航敏感的設備而言,藍牙是實現連接能力的不二之選。同期發布的STM32 WBA系列無線MCU產品支持多種2.4G協議,包括低功耗藍牙、Open Thread、ZigBee以及基于Thread 的Matter 協議,采用40納米公益,內置的Cortex M33 內核主頻可達100MHz。支持溫度達到105度,可以更好的滿足在工業上的應用。
STM32 WBA可以很好的滿足工業控制、醫療設備和消費電子、智能家具控制的場景需求。例如在健康和醫療領域,由于產品可支持BLE 5.4,通過多連接特性可最多實現20個設備的同時連接,更好滿足了便攜式醫療設備中主設備與多個子設備間的連接。同時在待機模式下小于140nA的低功耗特性,也能更好的滿足醫療設備的電池續航壽命需求。

“對于低功耗藍牙,功耗是很重要的指標,小于140nA對于一些出海設備而言,不運行的時候可以提供更好的續航時間,同時在射頻運行過程中可以提供豐富的低功耗運行模式,用戶可根據自身設備系統要求來選擇最適合的低功耗運行方式。”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數字 IC 與射頻產品部 (MDRF) 市場經理于引表示。
全面的交互升級
只要在近年來更新過白色家電,就能發現其最顯著的變化就在于曾經復雜的按鈕與旋鈕正在被一塊可觸控的屏幕所取代,甚至還能直接用語音進行溝通。移動設備上已經習以為常的交互方式升級正逐步在傳統白色家電的身上發生。

不過白色家電身上新增的那一塊屏幕同樣需要算力的支撐。“我們的 STM32H7R/S 可以很好的填補這一部分,幫很多客戶實現高實時運算,同時也有很好的圖形顯示。”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數字 IC 與射頻產品部 (MDRF) 市場經理黃熘表示新品高性能MCU STM32H7R/S,作為圖顯系列在實時MCU上,可以運行MPU級別應用,并擁有更高設計自由度,同時繼承了MCU生態系統,助力加速工程師們開發。
作為高性能系列,STM32H7R/S擁有目前已發布的H7系列中的最強單核,內置主頻600MHz的Arm Cortex-M7內核,CoreMark跑分可達3174分,DMIPS可達1284分。STM32H7R/S還是STM32里的第一款bootflash MCU,配備快速的外部存儲器接口,便于開發者更靈活地選擇存儲器和架構。在接口上,擁有兩個200MHz高達16位的SPI,實現高吞吐量。 同時,客戶如果選擇最新NeoChrom GPU,可支持更高清和流暢的UI圖形設計,并降低圖形化數據上對于CPU的負載。

這就意味著STM32H7R/S可以為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的顯示面板提供支撐。極強的連通性與安全穩定性在工業控制上也能實現很好的落地。由于其600MHz的主頻性能,在一些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也正在受到廣泛關注。
ST還為客戶提供了兩種開發板,其中一款可對顯示屏幕性能進行評估,擁有WVGA高分辨率,助力探索開發多功能原型。
落地邊緣的AI
提及交互,AI無疑已經成為了實現下一次交互升級的關鍵技術。邊緣AI的概念在云連接智能終端上的“智能”二字上已經承擔起了新的使命。邊緣AI如同每個物聯網個體的小腦,提供一種快速反應、本能式的智能。

“凡是和智慧相關的應用,設計者們都會去想有沒有 AI 在里面?”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數字 IC 與射頻產品部 (MDRF) 市場經理杜銘在言語中表達了目前在泛智能家具、智慧城市等領域對于AI能力的思考。

新登場的STM32MP2微處理器專門內置了AI加速單元,該NPU加速器算力達1.35TOPS。
“我相信這也是 MPU 的一個運算趨勢。”杜銘表示ST在高性能MPU上對于NPU的集成,將可下沉或分解到本地的邊緣 AI。同時,邊緣AI成本更低、應用更靈活、系統集成速度更快。
ST還為STM32MP2提供了兩種數據模型訓練方式,工程師既可通過自己的數據模型在本地MPU編譯器上進行優化和轉換,最后實現部署。也可通過ST的模型庫,選擇其中一個模型建立邊緣AI計算能力,通過MPU的離線編譯器或云端編譯器,編譯優化二進制代碼,最終實現邊緣AI應用的部署。
ST模型庫中提供了四類模型,包括運動姿勢估算、圖像分類、語義分割及物體檢測。MPU離線編譯器則分為桌面版和云端版,均可實現模型的優化、量化與轉換,無論是在本地還是云端,編寫好的代碼均可運行在STM32MP2的開發板上進行驗證。
STM32的Linux還提供了一個名為X-Linux-AI的擴展包,所有軟件和工具均放在這一Linux框架內,包括 Python語言、Gstreamer、Open CV 等,為開發工程師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完整AI生態。
此外,STM32MP2 還是面向 64 位應用的處理器,并繼承了上代優秀的多媒體單元,包括支持高達1080p分辨率的3D GPU,同時支持 RGB、LVDS 和 MIPI DSI 的接口,滿足不同的圖像輸出需求。內置的ISP 功能的 MIPI CSI 兩線的攝像頭接口在機器視覺與多媒體應用上帶來了更大提升。讓AI生態系統不僅可以跑在NPU上,也可根據需求適時跑在CPU和GPU上。
顯然,作為這一世界助推器和核心組成部分的微控制器的正在更進一步,從挖掘更多數據與機遇,到提升連通性,再到不斷推動傳統設備的交互升級,讓AI無處不在。ST的一系列新品正在釋放全新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