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量子 >> 正文

針對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美推新規限制對華高科技行業投資

2024年6月24日 09:09  環球時報  作 者:倪浩 楊沙沙

美國財政部21日公布一份165頁的草案,意圖限制對中國高科技行業投資。外媒猜測,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對華投資限令可能在今年年底前生效。國內專家認為,華盛頓此舉將加速美國對華在高科技領域的“脫鉤斷鏈”,但也會激發中國強化自主科技創新的決心。

5月11日,北京中關村展示中心展出的大規模量子云算力集群。(視覺中國)

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

美國財政部上周五發布的草案名為“擬議規則制定通知”(NPRM),旨在限制美國實體在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三個高科技領域對華投資,并列出了詳細的規定。去年8月10日,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令,要求限制美國在上述領域的對華投資,并命令美財政部制定可實施的政策措施。根據上周五的聲明,美國財政部將進一步公開征求意見,在8月4日這一截止日期后,公布最終的實施細則和生效日期。

據彭博社報道,這份草案重點是遏制中國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獲得進一步發展的能力。美財政部表示,其提議的新規將限制對“下一代軍事、情報、監視或網絡能力”至關重要技術的境外投資。彭博社認為,這份草案表明,華盛頓越來越關注人工智能。美國財政部一名高級官員在電話會議上宣稱,美國政府希望阻止中國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可用于武器定位或位置追蹤。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規定,受限制的投資包括股權投資、可轉股的債務融資、綠地投資,以及作為有限合伙人的出資等。違反規定的人可能受到刑事和民事處罰。

《紐約時報》的文章聲稱,這份草案旨在遏制美國對中國關鍵技術行業的新投資,這些投資可能用于增強中國的軍事實力。該報同時稱,在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之際,美國政府的做法進一步激化了與北京的經濟關系。

美國“脫鉤斷鏈”遭中方強烈反對

在拜登簽署上述行政令之前,美國參眾兩院多次推動立法限制對華投資,但卻存在不少分歧。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張秋菊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分析認為,拜登所在的民主黨無法完全掌控兩院,為繼續推進投資審查,只能通過總統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繞開國會,來實現對華投資的限制。而作為行政令的主要執行部門,美國財政部在拜登簽署該行政令的當天就發布了“擬制定規則的預先通知”(ANPRM),開始征求企業和公眾意見,起草細則內容。

美國的科技霸凌行徑多次遭到中方強烈反對。中國商務部去年8月10日就曾表示,美方限制本國企業對外投資,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在投資領域搞“脫鉤斷鏈”,嚴重背離美方一貫提倡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決策,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將保留采取措施的權利。中國外交部同日表示,中方對美方執意出臺對華投資限制措施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專家:激發中國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

雖然美國財政部沒有給出規則實施的具體日期,但多家外媒預計,美國這項醞釀多年的對華投資限制令或許在今年年底前落地實施。

根據彭博社此前報道,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去年曾聲稱,“這些控制措施不會廣泛影響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因為限制的“針對范圍狹窄”,并將集中在“幾個行業,特別是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美國榮鼎咨詢去年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美國對華投資降至年均100億美元,而2005年至2018年,這一數據為140億美元。2022年,美國對華風險投資降至13億美元,創10年來新低。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最新舉措意味著美國限制中國發展,從出口管制進一步延伸到投資限制上,這將加速其對華在高科技領域進一步“脫鉤斷鏈”。他認為,美國限制投資的做法將干擾中美企業間的正常經貿與投資活動,破壞中美之間正常的科技交往,破壞全球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有損全球創新動能。

另外,有業內觀點認為,美國的做法可能會形成示范效應,或刺激美國盟友加快推進對華投資限制。

然而,美國的對華投資限制并不能禁錮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相反會進一步激發和強化中國依靠自身力量進行科技創新的內在動力。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將打壓政策限制在這三個領域,從而讓中國更清晰地認識到,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將為未來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形成底層支撐,因此,更需要在這些領域下功夫,扎實推進自主創新。

項立剛說,中國發展高科技,當然需要國際資金的參與,但是主要依靠的仍是中國國內資金和政策環境的支持。近日,中國出臺《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創業投資、股權投資、企業重組等方面,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項立剛說,這體現了國家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必將進一步激發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各環節的研發活力,不斷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

在近日召開的2024北京智源大會上,針對《環球時報》記者提問,美國對中國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封鎖,是否會對國內人工智能研發等產生進一步影響?有專家表示,“影響肯定會有”,但國內相關企業一直努力建設人工智能領域的生態,包括底層的基礎設施等,“相信一段時間后,我們可以建立完全自主的生態。”

編 輯:章芳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鄔賀銓:大模型下沉到手機 將激活萬億元規模手機產業
精彩專題
CES 2024國際消費電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產業盤點暨頒獎禮
飛象網2023年手機評選
第24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