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相關報道 >> 正文

看見數智內蒙 | 信號升格與綠色算力賦能千行百業

2024年8月5日 10:22  CCTIME飛象網  

作為典型的地廣人稀區域,內蒙古自治區東西長約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約2400萬人口,其中400多萬牧民生活在偏遠及邊境地區,在這里建設通信網絡、提供電信普遍服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代又一代內蒙古信息通信業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今天,5G、云、AI等數字技術正在驅動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推動融合應用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培育新質生產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內蒙古信息通信業正在全力以赴為之而奮斗。

為進一步推動5G網絡覆蓋及體驗持續提升,深化產業融合創新,促進5G/5G-A應用創新;發展綠色算力,推動算力電力協同,實現行業“雙碳”目標,由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和內蒙古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聯合發起的“看見數智內蒙”媒體探訪活動,于2024年7月30日-8月2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地成功完成。活動圍繞信號升格政策在內蒙古區域內的落地情況、5G/5G-A、云、AI等數字技術賦能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礦山、智慧能源等應用場景,以及區域內綠色算力建設情況進行深入探訪交流。

內蒙古信號升格:5G基站達7.67萬個

7月31日上午,在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和內蒙古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聯合舉辦的 “信號升格&綠色算力”主題媒體座談會上,內蒙古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內蒙古信息通信行業聚焦數字中國建設,加快落實東數西算戰略,不斷優化網絡實施布局結構和功能,夯實算網基礎,有效服務和支撐了內蒙古自治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今年6月底,內蒙古5G基站達到7.67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32.01個,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23個;行政村5G覆蓋率達到96.94%,工業園區5G覆蓋率達到100%;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赤峰、通遼成功獲評全國“千兆城市”。

今年7月,內蒙古通信管理局聯合11個相關廳局,印發《關于開展信號升格、百兆啟航、暢聯北疆專項行動》的通知,聚焦政務中心、文旅、醫療機構、高等院校、交通樞紐等11個重點場景,通過推動信號升格、感知升格、保障升格、能力升格。力爭到2025年底,內蒙古超過6500個重點場所,實現移動網絡深度覆蓋;4000公里鐵路和2萬公里公路,兩條地鐵線路,實現移動網絡連續覆蓋;行政村5G網絡綜合覆蓋率達到98%,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35個。輕量化5G技術實現呼包鄂城區連續覆蓋,移動網絡下行均值接入速率不低于220兆,上行均值接入速率不低于45兆。

開啟5G-A商用元年:青城多點開花落地應用

5G-A是基于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的演進和增強,也是5G向6G發展的關鍵階段。當前,5G-A已經在呼和浩特多個領域/區域實現落地應用。

在交通領域,呼和浩特移動攜手華為,在新建的盛樂國際機場,共同打造全球首個5G-A LampSite X智慧機場,為新機場的安防監控、智能識別等提供高可靠網絡體系。

在商超領域,呼和浩特移動攜手華為完成海亮廣場的5G-A LampSite X商用部署,是全國首個運用5G-A數字化室分與三載波聚合技術的商業中心。實現商城內部各設備的互聯互通,為海亮廣場提供更快速的數據傳輸和更廣泛的連接能力,提高商城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讓用戶享受5G-A時代的極致數字化體驗。

圖:呼和浩特海亮廣場VR應用體驗

在能源領域,內蒙移動攜手華為在呼倫貝爾打造伊敏5G智慧礦山,實現能源行業5G信息化突破,為后期能源行業5G信息化業務拓展起到夯實基礎。

在交通領域,內蒙古聯通攜手華為完成呼張高鐵的5G專網建設,實現高鐵5G網絡覆蓋,并且在高鐵城區段,采用多載波聚合的5G-A技術,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業務體驗。

在礦山領域,內蒙古聯通攜手華為在鄂爾多斯隆基打造了全區首個5G專網全覆蓋的智慧工廠,提升了生產效率和降低了運營成本,助力隆基的智能制造轉型。

在能源領域,內蒙古電信攜手華為,打造亞洲最大露天煤礦-準能煤礦,并在東勝熱電打造了國內首個5G+智慧電廠,為國內智慧電廠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和林格爾新區:從“中國云谷”到“中國算谷”

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是“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算力網絡中占據重要地位。近年來,和林格爾新區依托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布局及政策保障,算力產業發展迅速。

在和林格爾新區展示中心,新區經濟發展招商服務局副局長博迪介紹,目前,新區服務器裝機能力超過150萬臺,算力總規模達到2.4萬P,其中智能算力2.18萬P,占比高達91%。到2025年底和林格爾新區算力總規模將達到8.4萬P,其中智能算力達到7.9萬P,最終目標指向“最強綠色算力供給者”。

圖:和林格爾新區展示中心

當前,和林格爾新區聚集了新能源周邊配套、數據中心設備制造/建造/運維、算力輸出、數據處理交易等產業鏈上中下游,累計建成、簽約、在談項目160個,眾多金融機構、行業龍頭企業等已落地新區,形成行業集聚,和林格爾新區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云谷”,碩果累累。

中國移動:建成全球運營商最大單體智算中心

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是中國移動集團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保障最完備的中心節點。其中B07機樓為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攜手華為公司聯合打造樣板工程,通過多種新技術新方案的引入,B07機樓已建設為全球運營商最大單體智算中心。

據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總經理張仰海介紹,該中心部署了8個集群、建設700+個機架、2000+臺智算服務器,AI芯片國產化率超85%,單體算力規?蛇_6.7EFLOPS。該項目入選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該智算中心的建成,填補了我國人工智能廣泛應用所需算力的巨大缺口,快速賦能交通、醫療、教育、能源、金融等行業大模型訓練,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提供堅實基座與強勁引擎。

圖:中國移動呼和浩特數據中心現場

近年來,中國移動始終致力于推進算力網絡發展,將智算建設融入算力網絡“4+N+31+X”體系,積極布局智算能力,按照“集中訓練、分布推理,統一管控、彈性調度,自主可控、綠色低碳”的原則,統籌規劃技術領先、綠色節能、服務全局的“N+X”智算中心布局,加快建設智算信息基礎設施和構建全棧智算產品體系。

中國聯通呼和浩特云數據中心:大模型訓練的算力源泉

中國聯通呼和浩特云數據中心為聯通集團落實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的重要數據中心節點,為中國聯通集團4個國家西算樞紐節點之一,被聯通集團規劃為1+N+X智算中心規劃中“1”節點的建設,定位為大模型訓練中心,是算力供給、算力輸送、算力調度、算網融合的重要綠色集約算力中心,依托中國聯通運力充沛、算網一體的算力網絡,通過算網協同編排調度,向客戶提供綠色算力服務。

中國聯通呼和浩特云數據中心不僅承載著中國聯通“基于國產人工智能處理器的國產化智算”項目,也為黨政機關、金融行業央國企、大型互聯網公司等數十個頭部客戶提供多樣化算力服務,可全面支撐通用大模型訓練、行業大模型訓練、推理、云渲染、傳統計算、AI原生存儲等業務,是中國聯通算力板塊的“樣板間”。

圖:中國聯通呼和浩特云數據中心

聯通集團秉持響應國家號召,在中央政府相繼提出“數字經濟”“新基建”等戰略期間,結合東數西算政策牽引東部算力向西部遷移,同時“西算”國家級樞紐節點落戶內蒙;在這種大趨勢下,聯通加大投資,加速內蒙及呼和浩特數字化建設,為國內算力高地貢獻自己獨特的一份力量。

青城智慧交管:AI算力+全域感知助力智慧交通

內蒙古呼和浩特聯通青城智慧交管項目(以下簡稱智慧交管)是中國聯通基于聯通智能視頻云,以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為核心,建成全域感知、體系完備的城市交通感知體系,轄區道路及重點場所監控實現全覆蓋。

圖:聯通青城智慧交管項目現場

該項目在國內交管領域實現了軟硬解耦、存算分離、系統開放的定制化解決方案,支撐了跨部門、跨警種、跨地域的專項涉車應用服務,實現了道路交通管控的科學決策;充分發揮了聯通云網優勢,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打造了視頻傳輸網、公安信息網、互聯網、移動警務網四大網絡,為上層各類應用提供了基礎的數據支撐。以聯通云為引領,深度融合了各類前沿技術,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個“行業交管云”。

“智慧交管”平臺依托交通綜合管控平臺和前端智能視覺設備,實時監測分析路網情況并進行信號系統自我優化。數據顯示,依托“智慧交管”平臺,路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主干線通行效率提升10%以上、區域通行效率提升3%以上。

此外,在智慧交管項目中,內蒙聯通和華為首次創新性提出了AI算力+視覺感知的解決方案,賦能青城交管智能化升級,實現未來視頻回傳的極簡部署、極簡運維、極低成本的前端感知解決方案。通過本次智慧交管項目聯合創新,打造了交通領域的標桿樣板點,持續為內蒙古智慧安平建設以及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雙良智能制造:F5G全光網構建工廠“神經中樞”

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良硅材料”)專注于直拉單晶硅棒及單晶硅片的研發、加工、制造、銷售,是光伏組件領域頭部企業。

為實現智能化生產、數智化管理,雙良硅材料使用華為F5G全光網絡方案,雙良硅材料數字化總監孫鵬程介紹,依托F5G全光網大帶寬、確定性低時延、數據不丟包的優勢以及光纖抗電磁干擾能力,公司已經在搭建起搭載MES、ERP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生產控制平臺,能夠安全、精準、高效的完成數據采集、處理、傳輸,有效避免因數據采集丟失造成的產線停產。

圖:雙良單晶硅制造車間

在單晶爐爐臺車間,多個AGV小車在不同位置穿梭,此前,AGV小車會因為無線WIFI信號不統一、漫游切換時間過長,導致業務丟包甚至中斷,現在通過F5G+WiFi6的組合應用,能夠很好保障AGV運行期間數據不丟包。

截止目前,雙良單晶硅制造車間一期3000個信息點位已穩定運行超一年半,二期2000個信息點位、三期4000個信息點位也全部采用F5G全光工廠解決方案,不僅幫助企業實現了提質增效,加快了工廠數據流轉,達成節能減耗、綠色生產的目標,同時為更多制造企業開展智慧工廠建設樹立起標桿范例。

庫布齊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光伏讓沙漠變綠洲

庫布齊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在鄂爾多斯北部一望無際的沙戈荒土地上,熠熠生輝的光伏板成為與無邊沙漠“抗爭”的一道亮麗風景。

作為新能源企業治沙的一環,我國首批、首個“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項目——庫布齊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落地庫不齊沙漠東部邊緣,該項目由三峽集團聯合內蒙古能源集團建設,計劃建設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光熱20萬千瓦,配套建設煤電400萬千瓦,配置儲能500萬千瓦時。項目一期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占地面積達3.2萬畝,相當于300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整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輸電約400億度,可以全面保障該地區清潔能源供應。

庫布齊沙漠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光能資源,采用“光伏+治沙”模式進行治理,在庫布齊沙漠北緣、黃河以南,打造一條與庫布齊北緣鎖邊林帶“生態綠”與“科技藍”交相輝映的“光伏長城”。在庫布齊中北部新能源基地現場,不少光伏板下已經長有綠色植被,固沙效果初顯。目前,庫布齊沙漠規劃總長133公里、平均寬約25公里、裝機規模2700萬千瓦時的“光伏長城”,板下治理84萬畝沙地,將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協同。

圖: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一角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是庫布齊項目的一大亮點。三峽蒙能公司電力生產部專業師馮瑞介紹,光伏場區共安裝光伏組件、逆變器等關鍵設備200多萬個,如果通過傳統人工的方式完成一次巡檢,預計需要180天。現在使用的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大幅提高了巡檢效率,一個月時間就可以完成場區全部設備的精細化巡檢。通過配備的高清可見光拍攝和紅外熱成像拍攝兩種圖像捕捉模式,無人機能夠更加精準地識別光伏面板的故障和缺陷。目前無人機智能巡檢識別故障準確率達95%以上。

光伏逆變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著整個電站的運行效率。項目使用華為逆變器,系統可用度高達99.99%以上,防護等級達IP66,采用全密閉設計,功率腔、接線腔完全隔離,無易損部件設計,不懼高溫高濕惡劣環境。

通過逆變器智能IV診斷技術,可以實現遠程全量檢測,對百MW的電站進行快速有效的“健康體檢”,并從“月”到“分鐘”自動輸出報告運維時間大幅提升效率。

鄂爾多斯城市智能體:暖城智慧發展的數字底座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逐漸成為推動城市智慧化轉型的關鍵動力。鄂爾多斯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構建城市智能體,打造數字化轉型先行城;凇1+1+N”的總體架構,即1個數字基礎平臺、1個智能中樞和N個智慧應用場景,不斷連通各應用場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首先,通過部署華為云平臺,加強“云”、“網”、“數”、“安”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確保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安全共享,為智慧城市的穩固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以“政務、管理、民生、產業和生態”五大領域,逐步梳理整合全市70余套信息系統至城市智能體平臺,推動全市信息化建設成果實現“一屏統覽”。

圖:鄂爾多斯城市智能體大屏

其次,依托大數據、鏈接樞紐、時空信息以及統一視頻和融合通信等智能中樞的能力,實現業務數據的集成與共享。例如,在大型活動中,指揮中心通過融合通信平臺協調各方資源,無論是交通調度還是應急響應,都可保障重大活動有序進行,構建多場景指揮調度和協同指揮能力,助力城市發展。

三是建成IOC智慧大屏六大專題和三大智慧應用,涵蓋城市運行、經濟動態、精準招商、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等專題及應用,實現城市運行態勢一屏總覽,輔助城市管理者指揮決策。

鄂爾多斯城市智能體的實踐不僅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也為實現可持續、生態友好型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生動案例。

編 輯:霏雯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中國電信邵廣祿:面向AI大模型的智算集群及網絡的實踐和展望
精彩專題
2024年國際信息通信展
中國信科亮相2024年國際信息通信展
第25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
2024年上半年運營商業績盤點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