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相關報道 >> 正文

2025年兩會科技企業AI建言聚焦:安全治理、技術創新與民生保障

2025年3月6日 06:23  CCTIME飛象網  

飛象網訊(易歡)2024年底,DeepSeek發布新一代大語言模型V3并宣布開源,其多項評測成績超越主流開源模型,且具備成本優勢,相關移動應用還超越ChatGPT,登頂蘋果手機應用商店美國區免費應用榜單。DeepSeek的爆火,讓人工智能再次站上C位,成為當之無愧的話題之最。

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工智能(AI)領域的發展同樣備受矚目,多位科技企業代表圍繞關鍵議題建言獻策。這些建議涵蓋技術治理、產業生態、就業保障及民生應用等多個維度,不僅體現了科技界對AI發展的深度思考,以及勇擔社會責任的態度,也為AI后續能夠更高質量地服務人類提供了助力。下面,讓我們一起盤點關于AI的部分重點建議。

AI治理與安全:構建可信環境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幻覺,特別是深度推理模型的邏輯自洽性提升,使得AI生成內容真假難辨。帶有算法偏差的虛假信息會被新一代AI系統循環學習,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公眾信任和社會穩定,要預防大模型生成“幻覺數據”充斥互聯網帶來的危害,從技術研發和管理機制上構建可信的信息環境。

他建議構建安全可信數據標簽體系,提升內容可靠性:建立安全可信、動態更新的信源和數據知識庫,對不同類型數據的可信度和危害程度建立標簽體系,降低人工智能幻覺出現概率,提升生成內容可靠性;研發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幻覺治理技術和平臺,定期清理幻覺數據:研究幻覺自動分析的技術和軟件平臺,開展幻覺自動分析、AIGC深度鑒偽、虛假信息檢測、有害內容識別以及互聯網傳播溯源,定期清理幻覺數據,為公眾提供AIGC幻覺信息檢測工具與服務。

360集團周鴻祎則呼吁對大模型實施“柔性監管”,包容技術早期階段的“幻覺”失誤,避免過度限制創新。與此同時,他認為當大模型滲透率提升時,應用安全問題也迫在眉睫。“網上現在對DeepSeek等大模型安全問題,還是當成一個傳統IT設備看待。這個思路是過時的,傳統網絡安全的解題方法解決不了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因此,周鴻祎建議,應由既懂安全又懂AI的企業牽頭,以模制模,通過打造安全大模型來解決大模型的應用安全問題。

在周鴻祎看來,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包括多個層面。智能體的安全、知識數據的安全、客戶端的安全、基座模型的安全,構成人工智能安全的新領域。周鴻祎認為,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以模制模”——專門做安全大模型,用聰明的大模型智力能力去管理知識庫的使用,去管理智能體的調用,去管理基座模型的“胡說八道”和對人的“PUA攻擊”。

“幻覺是一把雙刃劍,是大模型具備真智能的體現,是走向AGI的基礎,它讓大模型體現出更多的創造性和想象力,能夠在科研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周鴻祎強調,大模型幻覺很難消除,但已經通過多個大模型交叉驗證、搜索矯正以及企業知識庫比對等方式進行了糾正。在大模型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不發展是最大的不安全,所以不能因為大模型的幻覺問題就因噎廢食。

小米雷軍建議針對“AI換臉擬聲”等深度合成技術,探索專項立法,明確應用邊界與責任歸屬,壓實平臺審核責任,并加強公眾教育以提升鑒別力。TCL創始人李東生與美的集團鐘錚亦關注深度偽造技術的社會危害,建議完善法律細則與技術審核手段。

加速AI產業生態與技術創新

劉慶峰還建議,加快構建國產算力平臺上的自主可控大模型及產業生態。若不能加快解決國產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薄弱、適配困難等問題,無異于“在別人地基上建高樓”。

對此劉慶峰呼吁,鼓勵基于自主可控國產算力平臺的大模型研發和應用:對做國產算力芯片的企業和使用國產芯片訓練大模型的企業給予資金專項支持,在國家公共算力上給予資源傾斜,加速基于國產算力的大模型算法創新;鼓勵央國企優先采購基于國產算力平臺研發的全棧自主可控大模型;優先推廣基于全棧自主可控大模型的行業垂直應用;構建數據資源充分共享機制:依托中國廣泛的AI應用場景,積極推廣大模型在產業領域的應用,并形成數據飛輪,讓中國率先獲得AI產業落地紅利。

當前人工智能終端處于快速發展的起步階段,行業內的產品在功能性能、外在形態、技術先進性等方面差異較大,也存在技術創新瓶頸、產業協同不足等問題,亟待通過政策引導與支持加以解決。

雷軍建議,一是健全人工智能終端標準體系,編制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智能化分級等系列標準,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終端產品認定方法,強化國際國內標準有效銜接。力爭 2027 年內初步建成人工智能終端標準體系,2030 年率先形成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終端標準體系。積極推進優秀產品、典型案例遴選,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二是強化人工智能終端產業協作,構建應用協同生態,由行業組織牽頭,聯合終端廠商、應用廠商、大模型廠商等,加快構建統一的終端設備與智能應用之間的接口規范與數據格式。力爭到 2030 年前形成 2 至 3 類相對統一、國際領先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平臺,促進百億級終端應用的跨界無縫互通,建成開放共贏的人工智能終端創新大生態。

三是中央和地方部門加大對人工智能終端領域研發與應用專項的支持。力爭到 2030 年,建成具有全球一流競爭力的智能終端產業生態。

就業、民生與科技溫度

在就業方面,劉慶峰要加強人工智能新職業的規劃與管理:推動AI新崗位的繁榮,系統性梳理AI時代產生的新崗位,強化崗位認證工作;鼓勵高校、職校緊跟趨勢,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科學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加強AI技能培訓,尤其要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免費培訓機會;同時,構建“就業監測-預警-響應”全鏈條監測機制:建立“AI就業動態監測平臺”,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制造業集聚區試點“失業風險預警系統”,并要求大規模部署AI的企業提交替代崗位數量、再就業方案等社會責任報告,確保技術應用與社會公平協同發展;設置6至12個月的失業緩沖期,試點“AI失業保障專項保險”:采取“政府主導投保+商業機構運作”模式,為最易被AI沖擊的崗位建立專項保障基金;引導保險機構開發商業AI失業保險產品,為全社會提供更豐富的失業保障產品選擇。

此外,在民生方面,他還建議系統性構建“AI+醫療”標準規范,推動行業良性健康發展;加速推動科技適老體系建設,助力老年群體共享“AI紅利”;以科技助殘打造無障礙社會環境,創新建設人文關懷生態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2025年兩會科技企業的建言凸顯了AI技術發展的多維挑戰與機遇:既需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也需兼顧倫理治理與社會公平,民生應用與科技溫度,這些建議或將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助力中國在全球AI競爭中占據更主動地位。

編 輯:魏德齡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vivo胡柏山:手機行業是最典型的新質生產力代表
精彩專題
聚焦2025全國兩會
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低空經濟2025:助力中國經濟騰飛,成就高質量發展
2024通信業年終盤點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