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级一区-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la-韩国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视频网站-日韩欧美一及在线播放-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6G >> 正文

6G大會聚焦未來業務與應用:ToC是壓艙石,ToB為增長點

2025年4月15日 18:25  CCTIME飛象網  

飛象網訊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在南京上秦淮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以“共筑創新 同享未來”為主題,來自全球的6G領域的思想領袖、技術先鋒和產業領軍人物再次齊聚金陵,共同探討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生態的發展藍圖。

在11日舉辦的“未來業務與應用猜想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討論等方式深度分析與交流6G網絡將在社會、各行業和消費者層面帶來的應用變革,以及這些應用變革對網絡通信、計算、智能、感知、安全等關鍵能力提出的全新需求。會議由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IEEE Fellow許威擔綱主持人。

 

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IEEE Fellow許威擔綱主持人

空天地一體化組網 使能多樣業務場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榮譽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劉韻潔率先發表題為《6G網絡組網與衛星互聯網技術思考》的主旨報告。劉韻潔指出,衛星互聯網是6G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特別是低軌衛星網絡,具有廣覆蓋、高帶寬、低時延、不受地域性影響的特點,能夠提供全球覆蓋的低時延寬帶通信服務,已經在經濟、軍事、政治領域發揮了巨大價值,是6G發展的重要方向。

劉韻潔進一步指出,衛星組網能力可能成為決定我國衛星互聯網成敗的關鍵因素。隨著全球競爭愈演愈烈,我國亟需優化頻軌資源管理,加速我國衛星產能提升;面向大規模巨星座,設計魯棒且彈性的路由與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管控方案;建立標準化、安全的協同架構,以實現高效可靠的在軌計算與全球服務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榮譽主任兼首席科學家劉韻潔

清華大學教授、IEEE Fellow牛志升教授認為,低空經濟需要規模化、高安全和實時協同,現有地面網絡無法滿足全域覆蓋連接需求。牛志升提出“超蜂窩架構”,分離控制信令與業務覆蓋,結合高塔基站與低軌衛星實現分層按需覆蓋。與此同時,構建三維無線電地圖,實時更新信號強度、網絡擁塞等信息,支持厘米級定位與飛行路徑規劃。總之,空天地一體化網絡需融合通感一體技術,解決低慢小目標檢測、多模態感知和異構網絡協調問題,為低空經濟提供安全可控的基礎設施。

 

清華大學教授、IEEE Fellow牛志升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周建山表示,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通信網絡逐漸與智能交通、智能車輛、智能駕駛等垂直領域深度融合演進,與此同時,車聯網為智能車輛與海量道路基礎設施、邊緣設備等提供了互聯互通的途徑。在當前低空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下,特別是面向6G時代,基于地面交通的智能網聯汽車將展到面向低空的智能網聯飛行器,逐漸向異構融合、空地協同演進,為立體交通檢測和低空交通運輸提供應用服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周建山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員劉雷介紹了團隊在6G通信調制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提出隨機調制和MAMP檢測方案。該隨機調制技術,摒棄傳統正交和稀疏化概念,采用隨機高密度化矩陣,規避信道短板效應,配合低復雜度且性能接近最優的MAMP檢測算法,在靜態和高移動場景下,相比傳統技術檢測性能提升顯著且復雜度大幅降低。實驗表明,該技術在低軌衛星通信驗證中表現良好,還具有抗干擾強、頻譜效率高、速率可靈活調整等優勢,且能兼容現有調制方式。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員劉雷

6G內生AI 智能體和具身智能前景廣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高級無線研究科學家Ashutosh Dutta通過視頻形式分享5G安全和AI的機遇和挑戰。他指出,5G面臨多維度攻擊風險(如RAN干擾、API漏洞、切片滲透等),需結合SDN/NFV動態防御;AI可提升威脅檢測效率,實現實時流量分析、異常行為識別和自動化閉環響應,但需警惕AI自身漏洞,如模型篡改、供應鏈攻擊。

6G需從5G中吸取經驗,內嵌AI驅動的主動防御體系,平衡開放性與安全性,同時解決跨域協議兼容性、頻譜政策等全球性挑戰。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高級無線研究科學家Ashutosh Dutta視頻分享

Strategic Research Communication Director, Ericsson Research Johan Lundsjö表示,6G突破5G局限,深度融合AI、云計算、感知技術,構建“通信-計算-感知”一體化平臺,支持虛實共生的未來場景,如全域3D導航、AR協同游戲。他認為,6G的價值在于構建開放、智能的生態系統,以技術協同和生態合作賦能垂直行業,實現從“連接”到“場景服務”的躍遷。

 

Strategic Research Communication Director, Ericsson Research Johan Lundsjö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技術官、IEEE/CIE會士、ACM杰出科學家唐劍認為,今年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的元年。他介紹,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的慧思開物平臺基于大模型的“大腦(規劃)+小腦(執行)”架構顛覆傳統機器人的控制模式,通過任務拆解與技能組合實現跨場景泛化能力。6G將加速具身智能從單機控制向群體協作躍遷,需通過虛實結合數據訓練和垂直領域解決方案探索,構建“具身智能+6G”生態,賦能制造業、服務業等復雜場景。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技術官、IEEE/CIE會士、ACM杰出科學家唐劍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數字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科數字大腦研究院院長劉鋒辯證地闡述了6G和智能體(AI Agents)的關系:6G以其超高速率、極低時延、海量連接及通感算融合能力,為需要復雜、分布式、實時交互的智能體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持;反過來,智能體作為驅動元宇宙、具身智能、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前沿應用的核心,其對網絡性能、感知精度和智能協同的極致需求,成為牽引6G技術發展和場景落地的關鍵驅動力。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數字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科數字大腦研究院院長劉鋒

會議的最后,許威繼續主持圓桌論壇環節,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李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首席專家、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訪問教授李萬林,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數字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科數字大腦研究院院長劉鋒,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中心總監李福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韓凱峰等,就6G標準、殺手級應用與場景、AI與網絡雙向賦能等方面展開討論。

 

6G也將經歷從需求研究、技術突破、標準研制、產業研發到商用部署的各個過程,今年是6G從技術突破初見成效到標準研究開始啟動的重要階段。根據3GPP規劃,2029年前后會形成6G的基礎版本標準,2030年具備6G商用能力。

與會觀點指出,“6G的殺手級應用很難預測,即使預測也不一定準確。”ToC(基礎通信)仍是壓艙石,ToB方面,低空經濟、網聯無人機以及具身智能為增長點。就目前來看,業界對具身智能的期望非常高。

毫無疑問,6G將進入移動通信的智能化時代,AI賦能成為核心要義,6G將實現人機物到智能體的萬物智聯,為社會發展、行業進步和生產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拓展與深刻變革。

編 輯:高靖宇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高通徐晧:利用6G和AI重塑移動連接的未來
精彩視頻
全球6G大會|高通展示三大6G原型系統 更好服務智能時代
6G技術新突破!6G全息超表面寬帶移動通信系統樣機發布
全球6G大會 |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聞庫:5G垂直應用痛點值得挖掘,設計6G時要加以考慮
全球6G大會 | 高通徐晧:“人工智能+6G”帶來更多應用場景 中國6G占據優勢
精彩專題
通信產業2024年業績盤點
3·15權益日 | 共筑滿意消費 守護信息通信安全防線
聚焦2025全國兩會
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