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象原創(源初/文)1925年,英國發明家貝爾德,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有使用價值的電視機。回顧電視機的誕生歷程,從1900年的“Television”一詞的提出開始,電視機發展的背后,是無數人為之努力的結果。
百年之后,廣電視聽行業又迎來了新的紀元——超高清發展年。
視覺體驗躍升
早在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簡稱“行動計劃”),明確將按照“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和相關領域的應用。2024年,《推動文化和旅游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將“實施高清超高清設備更新提升行動”作為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同年,超高清發展被列入國家“兩重”“兩新”政策支持范圍。今年,廣電總局還將聯合工信部、中央廣電總臺出臺《加快超高清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強化端到端產業支撐。
從參數要求上看,除了被人們廣泛熟識的分辨率外,對于超高清的定義還包括高幀率、高動態范圍、寬色域、高量化精度等技術特性。具體為3840*2160的高分辨率、50P的高幀率、105:1的高動態范圍,以及寬色域技術與高量化精度。
這些特性從視頻的像素數量、動態流暢度、明暗層次、色彩的豐富度以及色彩和亮度的平滑度等五個維度,綜合提升了畫面的細膩度,為觀眾帶來更加沉浸式的視覺體驗。例如高分辨率能夠更精細地刻畫紋理、圖案及場景細節,增強視覺沉浸感;高幀率讓創作者可以更加自由的快速搖移鏡頭,捕捉復雜運動,展現更有動感的視覺效果;高動態范圍接近人眼感知自然界明暗變化的極限,將賦予創作者在光影刻畫和氛圍渲染時更大的創作自由度,讓作品更具視覺沖擊力。
首個超高清頻道開播
廣電總局確定2025年為“超高清發展年”,進一步深化與工信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地方黨委政府協同聯動,會同產業各方大力推動超高清整體升級、規模見效。
在第三十一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25)開幕式上,北京衛視4K超高清頻道宣布正式開播,也是首個主頻道開播,作為一個已經飽受用戶歡迎的頻道,而不是專門為超高清開通的頻道,具有標志性意義。
同時,北京衛視已有《檔案》《養生堂》《暖暖的味道》《為你喝彩》《向前一步》《生命緣》《大戲看北京》《身邊》等8檔常態化自制節目實現超高清制播,《一米花園》《博物館之城》等2檔季播節目也完成畫質升級,逐步構建起以高質量內容為核心的超高清節目矩陣。
近年來,北京市廣電局聚焦提升原創力,連續加大超高清內容的創作扶持力度。電視劇、網絡劇、微短劇、紀錄片、動畫片、綜藝節目等多個領域均納入扶持范圍,通過資金激勵引導制作機構采用超高清技術,從源頭上推動內容提質增效。同時,北京市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超高清內容創作,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形成多元主體參與、多種模式并行的發展格局。
端到端全鏈條發展
廣電總局也在內容方面推動全國新拍攝制作的電視劇、網絡劇、紀錄片等,全面實現超高清化,以超高清審美激發更多內容創新體驗躍升。
內容生產上,遵循“制作一批、精選一批、重播一批、修復一批、引進一批”的原則,計劃到2025年底,全國新拍電視劇、紀錄片基本實現超高清化,新聞、綜藝等節目超高清占比顯著提升。節目播出上,2025年底,中央廣電總臺以及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湖南、山東、四川、深圳等9省市衛視超高清頻道開播并實現全國覆蓋,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咪咕視頻、B站等6大頭部網絡視聽平臺年新增節目超高清占比超40%,首頁首屏均已開通超高清專區。
在網絡傳輸方面,截至4月21日晚,北京衛視超高清已實現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有線電視和IPTV用戶,年內將實現傳輸20套超高清頻道的網絡承載能力。在接收方面,將新增超1,800萬臺有線電視和IPTV超高清機頂盒,總規模達3億臺,占比超80%。同時著力提升移動終端超高清視聽體驗,帶動超高清5G手機、平板等新產品、新消費迭代升級。在產業方面,加速超高清攝像機、轉播車、后期制作等專業設備,以及移動拍攝、輕量制作、終端顯示等消費類超高清視聽電子產品的普及應用,撬動萬億級超高清產業規模。
開幕式上的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機頂盒千萬級部署啟動儀式,為用戶超高清的交互體驗帶來了質的飛躍。以往厚笨的機頂盒如今變身為一個小小的電視棒,可直接插入電視后部的HDMI接口,不占用更多家居空間。遙控器也具備了合二為一的能力,無需用戶在電視與機頂盒兩個設備的遙控器間來回切換。
從顯像管到液晶,從黑白到彩色,電視與人類的科技進步一同成長,并伴隨著每一次技術迭代升級演繹出一部又一部的內容藝術。一百年后的2025年,隨著超高清的整體升級推動,電視又一次迎來了新的紀元,不止于一塊更真實的屏幕,還有更絢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