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九州一軌(股票代碼:688485)披露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公司在過去一年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在軌道交通聲學環保領域持續深耕并實現突破。2024年,九州一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59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0.70%。歸母凈利潤表現亮眼,達到1,115.20萬元,同比增長773.15%,遠超市場預期。從每股收益來看,基本每股收益從2023年的0.01元躍升至2024年的0.08元,增幅達700%;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也提升了0.76個百分點,達到0.86%。這些關鍵財務指標的優化,反映出九州一軌在2024年盈利能力增強,經營質量得到一定提升。
多元股東結構,搭建創新生態
九州一軌的多元股東結構是其核心競爭力背后的重要推動力。作為脫胎于科研院所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國有資本+科研院所”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構建起獨特的創新生態鏈。在這一模式下,科研股東持續注入前沿技術并共建產學研平臺,推動多項專利產業化應用,國有資本則提供行業積淀、技術驗證等支持,助力產品進一步市場化與項目落地,從而形成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市場應用”的全周期閉環。
這種雙輪驅動模式既保障核心技術持續突破,又極大地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效率,構建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實現科研價值與產業效益的雙向賦能。
南北雙核運營,布局產能發展
在產能戰略上,九州一軌堅持北京、廣州“雙中心”運營模式,設立南北兩大產能體系。
年報顯示,公司在北京竇店生產制造中心內新建產研一體綜合樓,對行政、研發、生產和銷售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這一舉措旨在加強公司研發機構建設、科研成果轉化、生產效能落地、品牌產品推廣等全流程協同合作,加速研發成果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更好地把控各環節成本,滿足公司產銷端深化改革、降本增效的戰略目標。此外,廣東聚氨酯新材料智能生產研發基地開始試生產,該基地是公司加大聚氨酯材料研發力度,擴展軌道交通、建筑等領域布局的重要落子。
雙核布局的深層意義在于,北方基地依托京津冀城市群的政策輻射力,側重技術攻關和標準制定;南方基地則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鏈優勢,聚焦新材料量產與華南市場開拓。通過南北協同,公司不僅壓縮了物流成本,更實現了產能彈性調配,有效應對不同區域市場的定制化需求。南北“雙核”的發展戰略,有助于公司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了盈利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
技術創新驅動發展,專利成果賦能軌道交通降噪領域
作為國內軌道交通聲學環保領域的領軍企業,九州一軌始終以研發創新為核心發展引擎,持續加碼技術研發投入,打造了一支由行業權威專家與資深技術骨干組成的研發團隊,形成國內領先的研發實力及工程化開發綜合能力。過去一年,公司在知識產權領域取得顯著成果:新增申請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成功獲授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及軟件著作權22項。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專利總數達129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93項、外觀專利3項,雄厚的專利儲備彰顯了其在減振降噪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淀與持續創新能力。
在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方面,九州一軌穩步推進生態環境部“城市軌道交通振動與噪聲控制工程技術中心(籌)”建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包括完成4項系統化解決方案、1部行業標準規范及29項知識產權。聚焦軌道交通減振降噪全鏈條需求,公司圍繞聲紋解析、車輛站場上蓋開發振動噪聲精準防治等核心領域,突破多項研發瓶頸,以底層材料創新、工藝迭代、設計方法優化及制造技術躍升推動產業化應用。同時,公司著力構建創新技術評估與驗證平臺,為行業提供涵蓋政策支撐、標準制定、工程技術與設施管理的多維解決方案。
聲紋系統助力城軌運維向寧靜和諧邁進
報告期內,公司緊密圍繞城軌基礎設施設備的安全、綠色、高效發展,依托聲紋監測技術,全力推進智慧運維體系建設,邁向寧靜和諧的城軌新時代。
軌道聲紋在線監測與智慧運維系統,作為公司技術革新的重要成果,由軌道聲紋(斷面)在線監測系統、軌道聲紋(線路)在線監測系統、車載軌道聲紋監測系統(便攜)及工務智慧運維管理信息系統構成。該系統通過全域覆蓋的聲紋感知技術,結合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實現了軌道設備狀態的全時全域精準監測。
其中,軌道聲紋(斷面)與(線路)在線監測系統分別針對定點斷面與全線軌道進行實時監測,車載系統則助力病害精準定位。工務智慧運維管理信息系統作為核心平臺,整合各類數據,以智能算法為驅動,實現運維決策的科學化與閉環管理。
此系統不僅提升了軌道安全水平,降低了運維成本,更在綠色法治層面展現了顯著價值。通過精準監測與治理振動噪聲,我們溯源污染源頭,落實了企業的環保責任。聲紋系統的應用,不僅是對技術的革新,更是對城軌運維向寧靜和諧邁進的堅定承諾。
進軍大鐵領域,拓展場景應用
公司以智慧工務一體化發展為戰略支點,突破城軌業務邊界,將軌道聲紋在線監測與智慧運維系統核心技術延伸至鐵路干線領域,構建覆蓋"智能監測-數據建模-決策優化"的完整技術鏈,實現從城市軌交到鐵路網絡的業務版圖突破。
依托工務智慧運維管理信息系統,針對準池鐵路重載貨運鐵路的特性,簽訂“地方鐵路基礎設施數字化二維圖形管理系統采購項目”協議,負責建立基礎設施屬性數據采集標準,實現基礎設施綜合圖自動繪制及其與站場多專業平面布置圖、三維GIS地圖、BIM模型、線路視頻聯動顯示等。
此外,公司通過技術、模式和思維的多重創新,努力探索跨領域的技術融合,以期開辟新的業績增長路徑,實現營收結構的多元化。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了電廠隔振、文物保護等業務領域的拓展。通過技術創新驅動的多場景布局,不僅構建了業績增長新曲線,更有效實現了對軌道交通單一業務依賴風險的戰略制衡,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筑牢根基。
持續回購分紅,回報市場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九州一軌上市后持續分紅回饋股東,通過"分紅+回購"的方式,保障股東權益。2024年度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234元,分紅比例達歸母凈利潤30.08%。自2023年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2661.71萬元,連續三年分紅比例超30%。報告期內累計回購695萬股,用于員工激勵計劃及市值管理。
總體而言,九州一軌依托獨特的股東結構與產業布局,2024年在業績增長、行業拓展、技術突破、產品應用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隨著研發創新的不斷深入與全新業務領域的觸類旁通,九州一軌有望憑借其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在軌道交通聲學環保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為城市軌道交通的綠色、安靜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