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的重點任務時,要求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
如今,激發數據要素潛力,正成為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拓展新場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縱觀2024數據要素市場生態體系,通信運營商已多方位參與到了數據要素市場各環節的建設中。
數據要素價值加速釋放
如今,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正加速融入生產、流通、服務、管理等各個環節,成為產業提質發展的新引領。
文旅領域,張家界聯手中國電信湖南公司升級打造的全國領先智慧旅游模式,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打造一機玩轉“天下第一界”,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個性化的旅游體驗;醫療領域,中國電信開發的甘肅省級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連通全省280多家二級醫院、1.75萬家基層醫院,匯集電子病歷3.25億份、健康檔案3205.63萬份,累計采集數據量超375億條,形成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物流領域,中國電信舟山分公司聯合舟山市港航、口岸管理局通過建設江海聯運數字化平臺,貫通全鏈條物流數據,實現企業申報、港口調度、物流跟蹤等多業務協同,提升物流組織效率,推進江海聯運高質量發展。
以可信數據空間促進數據流通
可信數據空間是數據流通利用的重要基礎設施,今年11月,國家數據局印發《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我國將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形成一批數據空間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這是國家層面首次針對可信數據空間這一新型數據基礎設施進行前瞻性的系統布局。
2024年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發布“星海”大數據品牌,助力公共數據運營,打造數據要素融合產品。中國電信將日均1.6PB的自有數據、金融/互聯網等27個行業數據和33省市/15類公共數據,通過集中入湖、隱私互聯、上鏈存證等方式,形成金融風控、時空洞察等100個數據集,面向生態合作伙伴全面開放,助力可信數據空間建設。
完善公共服務支撐,促進數據流通利用
可信數據空間對于運營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電信正從多個方面入手推進可信數據空間實踐落地、加速數據流通。
在基礎設施方面,依托自身優勢,持續推進5G網絡、高速光纖等通信網絡設施,形成了“2+4+31+X+O”梯次分布、云邊協同的泛在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建成國內領先的全液冷萬卡池,在31省部署推理池,為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流通和共享環節,中國電信構建“數鏈智網”數據能力體系,基于運營商海量數據,以及融合外部行業數據,升級“靈澤數據要素鏈服務”,打造“星海大數據能力矩陣”,探索“銀河數據跨境流通解決方案”。目前構建“星海”數據智能中臺,形成了9萬億Tokens高質量數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