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國家數據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下發的《關于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已對外公示。

總體要求提出,以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關鍵,以健全企業數據權益實現機制為重點,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分類推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提升企業競爭力,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提升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務能力,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內容方面有提到:
1)完善企業數據權益形成機制。企業對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或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依法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民商事合同或行政協議約定的各類數據權益。推動數據持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等分置運行,鼓勵探索市場化、場景化的“授權使用、分享收益”新模式。企業行使數據權益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誠信原則,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2)完善企業數據權益保護機制。支持企業依法依規對其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進行開發利用、流通交易,保護其經營收益等合法權益。企業有權依法或依合同約定,自主或委托他人基于其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開發數據產品或提供數據服務。鼓勵企業采取共享開放、交換交易、資源置換等多種方式流通數據,促進數據產品和服務創新開發、高效流通和價值復用。建立健全數據權益流轉機制和多元化爭議處理機制,在企業發生合并、分立、解散、被宣告破產時,推動相關權利和義務依法依規同步轉移。
3)健全企業數據收益分配機制。構建公平高效的數據要素價值分配機制,引導企業在數據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供給、流通、使用中實現數據價值的創造和提升。堅持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根據相關主體在數據產品和服務價值形成過程的實際作用,獲得與其貢獻相稱的收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探索建立數據產品和服務的收益分配調節機制。企業承擔政府和公共事業相關系統建設運維形成或獲取的數據資源,其開發利用行為應嚴格遵守公共數據資源相關政策法規規定和協議約定。
4)提高數據治理能力。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數據官制度,健全數據資源管理機制。推動數據管理相關國家標準貫標,規范開展數據治理能力評估,強化企業數據治理和質量管理能力建設。大力推廣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平臺服務,支持企業開發和使用智能化工具,建立覆蓋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管理等各環節的數據資源體系。落實國家數據分類分級和個人信息保護政策法規要求,在防范實質性風險前提下,鼓勵企業針對不同敏感級別的數據和數據處理場景,采取差異化的數據安全與合規管理措施,優化對同類型數據處理行為的內部合規審批流程,加強數據流轉分析和風險監測。鼓勵企業采用可信數據空間、區塊鏈、隱私計算、匿名化等技術模式,促進數據安全流動和開發利用。
5)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引導企業加快向數據驅動的經營模式轉型,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推動實現流程優化、組織重塑、效率提升。鼓勵企業強化多源數據整合分析,準確把握供需結構、客戶偏好、價格變化趨勢,提升企業洞察市場和適應市場的能力。支持企業打通生產制造、流通銷售與供應鏈等數據,實現系統化、高效化管理,提高企業資源配置和運營效率。支持企業利用數據分析、數字仿真等技術,加快產品迭代,提升創新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6)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帶頭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建場景驅動、技術兼容、標準互通的行業可信數據空間,促進大中小企業數據共享共用。鼓勵探索創新基于可信第三方的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建設運營模式,推動跨行業、跨領域數據流動和融合利用。實施“國有企業數據效能提升行動”,加快構建國資央企大數據體系,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國有企業數據管理機制,優化科技創新考核指標體系。
7)支持企業開放數據服務能力。鼓勵互聯網平臺企業等創新數據運營模式,開發決策參考、市場營銷、需求定制、風險管理等數據產品和服務,更好服務各類經營主體。發揮可信第三方作用,推動互聯網平臺企業建立互信合作機制,加速要素流通、重組和融合創新。支持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提升工業互聯網應用質效,促進產業數據高效匯聚和協同利用。
8)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制定數據產業發展促進政策,圍繞數據采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和安全治理,培育壯大數據企業。支持企業面向人工智能發展,開發高質量數據集。在科研、制造、農業、能源、交通、金融、通信、廣電、醫療、教育、商貿流通、文化旅游等重點行業領域,打造一批示范帶動性強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深化“人工智能+”應用賦能千行百業。聚焦無人駕駛、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數據密集型產業發展需求,加速數智融合關鍵技術創新。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組織機制作用,推動建立數據開放社區,支持開源數據集建設。健全科學數據開放共享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科學數據有序開放,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9)促進社會治理和服務模式創新。拓展企業數據在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基層治理等領域的應用,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發揮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創新引領作用,加快數據驅動的服務模式創新,持續引領消費、文化、娛樂、健康等生活方式變革。推動建立新型政企合作機制,鼓勵企業參與共建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圍繞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商圈、數字鄉村等重點場景,深化公共數據和企業數據融合應用,賦能城市治理、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