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3月14日,中國移動攜手多家央企發布《國有企業落實擴大內需戰略的路徑研究》報告。報告結合擴大內需政策方針和國有企業定位,首次體系化描繪了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落實擴大內需戰略的“2+6+2”的“施工圖”。“施工圖”強調國有企業應發揮“內需主動力”和“產業引領力”兩大牽引力,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動能,通過六大路徑形成合力作用,實現構建消費與投資的良性循環體系與產業鏈供需動態平衡體系的兩大目標。
報告指出,國有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圍繞投資與消費雙輪驅動,發揮內需主動力。消費與投資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是應對“四重壓力”、促進自身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以“量”的積累穩住內需增長的基本盤,以“質”的突破開辟發展新空間、塑造發展新優勢。國有企業以消費擴容提質和投資增量提效為主線,在創造需求、滿足需求和擴大需求中實現消費與投資的良性互動,促進需求的迭代升級。
國有企業發揮內需主動力的具體路徑包括:拓展消費空間,擴大消費規模;催生消費業態,提升消費品質;拓展投資空間,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效能。
此外,報告強調,國有企業應帶動產業鏈協同和跨產業融合,發揮產業引領力。國企特別是央企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影響帶動能力,需要做好產業發展方向的引領者和產業協同合作的組織者。在促進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上下游關聯產業發展,拉動生產型消費,并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增強就業吸納能力,提升生活型消費能力。在促進跨產業融合發展中,加強從生產到消費等各環節的有效對接,優化供給結構,推動供給創新,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促進供需精準匹配。
國有企業發揮產業引領力的具體路徑包括:上下游協同合作,產業鏈融合發展;跨產業聯動,激發內需新潛力。以中國移動為例,在投資方面,中國移動持續建強算網,2023年投資算力網絡領域452億元,同比增長34.9%。與此同時,中國移動提出“算力并網”,接入超1.9EFLOPS社會算力,形成全球數百個POP點的通用端粒,提高算力效率。
基于國有企業落實擴大內需戰略的框架與路徑,以科技創新為動能,發揮“消費引領投資,投資促進消費”的合力作用以及“產業上下游協同與跨產業聯動”的合力作用,實現構建消費與投資的良性循環體系與產業鏈供需的動態平衡體系兩大目標。
報告指出,新形式下,國有企業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尚存諸多挑戰,捕捉新機遇、創造新空間的快速響應能力有待提升;更好地發揮規模優勢,推廣新產品新服務的能力有待提升;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存在堵點,產業體系穩定性有待提升。
國有企業應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使命責任,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圍繞“施工圖”,在擴大內需中出真招實招,釋放更大內需增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