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補貼拉開帷幕,以舊換新最新補貼細則也正式落地。多地陸續跟進加碼。
1月9日,北京市發改委舉行的第一季度“開門紅”政策舉措媒體吹風會提出,將出臺北京市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舉措。截至1月10日,已有包括江蘇、湖南等地的超25個省市宣布開展2025年以舊換新相關活動。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易購”)也紛紛宣布,已經做好了承接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國家補貼優惠的落地準備工作。
由于手機、平板等消費品首次被納入國家補貼范圍,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也在積極準備迎接這一政策帶來的“紅利”。
近日,多家手機產業鏈的上市公司紛紛對補貼政策帶來的市場影響、產能計劃進行回應。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秘書長張劍鋒對《證券日報》表示:“消費補貼利好國產廠商,并加速市場格局變動、機構優化及產業升級,預計將成為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代工廠和供應鏈公司業務增長的正面催化劑。”
平臺與企業聯合加碼補貼
為了更好地落實補貼政策,相關部門和企業都在積極行動。
1月9日,隨著更多省市開啟手機、平板等品類的國家補貼,京東宣布將第一時間上線活動,滿足消費者的換新升級需求。
《證券日報》記者從蘇寧易購獲悉,蘇寧易購正全面承接2025年國家以舊換新補貼活動并加碼補貼。
蘇寧易購門店平臺事業部門店管理中心負責人閔旗對《證券日報》記者稱:“2025年,蘇寧易購要無縫銜接國家補貼,全渠道加力補貼。2024年國家補貼啟動以來,蘇寧易購聯合超50家金融機構、超百個品牌,實現家電換新訂單量150%以上增長,一級能效產品銷售占比超九成,在縣域市場,實現以舊換新訂單量增長191%。”
手機廠商也紛紛“上車”,積極調整市場策略,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響應國家補貼政策。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微博稱:“國補來了,年前大家打算買哪部新機?”據小米方面透露,小米入駐了多省市平臺以舊換新專區,消費者可以根據當地細則申領補貼。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OPPO及一加品牌的手機產品及IoT產品將積極參加國家補貼,我們也會通過持續的創新,將更多優質的產品帶給消費者。”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對國補帶來的影響較為樂觀。他認為,在此輪補貼的影響下,智能手機銷售曲線將會改變,并帶來消費者購機計劃提前。同時,他也表示,內部“控制了預期”。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行業資深分析師李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補貼政策預計將在2025年對手機消費規模產生增量效應。企業一方面得加強備貨,一方面得合理降價清庫存以滿足旺盛的需求。”
多家產業鏈上市公司回應“產能充足”
在補貼政策及人工智能(AI)技術的加持下,消費電子產品持續升級迭代,為產業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手機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也有所動作。
針對此輪補貼可能帶來的銷量增長,智能終端天線供應企業惠州碩貝德無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黃剛表示,公司持續關注市場變化情況,相關產線產能較為充足。
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周亮則稱,公司各條產品線均在有序生產,并按客戶訂單預期及時備貨供貨中。公司將整合和優化資源配置,根據業務布局和訂單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生產計劃。
在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看來,手機補貼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用戶的換機需求。此輪補貼對象將主要集中在中端手機市場,利好國產手機廠商。同時,補貼范圍逐步擴大,將進一步優化智能終端市場結構,促進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鏈向更高效、創新驅動的方向發展,并帶動相關零部件和服務等環節需求增長。
( 本報記者:賈麗 編輯: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