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重點客貨車都安裝蜂窩車聯網終端,并給予安裝車輛補貼——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科集團光通信技術與網絡全國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武8日呼吁,這既能大幅降低重大交通事故發生率,又能在國際車聯網產業發展中贏得主動,占據領先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科集團光通信技術與網絡全國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武
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年》顯示,2023年我國發生了25.5萬起交通事故,共造成6萬多人死亡。營運貨車和旅游包車、班線客車、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等為代表的“兩客一危”車輛,因乘客多、風險高,是交通安全重點監管對象。《“十四五”全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年均降幅3%的目標,要求“加快部署蜂窩車聯網(C-V2X)”,進一步提升重點車輛安全性能。
劉武在提交的議案中強調,推動貨車及“兩客一危”重點車輛廣泛安裝蜂窩車聯網終端,可以推動交通安全科技深化應用,降低重大交通事故及死亡率。他介紹,蜂窩車聯網技術的發展源于對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的深入研究,是一種基于蜂窩網絡通信技術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旨在實現車輛與周圍的車、人、交通基礎設施和網絡等全方位連接和通信。
據悉,蜂窩車聯網技術能幫助駕駛者在肉眼看不見的情況下,通過直連通信實現車輛間位置、速度、行駛意圖等實時數據共享,不受公網基站覆蓋和惡劣天氣影響,顯著降低因視覺盲區或環境因素引發的事故風險。研究表明,采用蜂窩車聯網技術后,城市交通中的碰撞事故可降低30%以上。
另一方面,推動客貨車輛率先安裝蜂窩車聯網終端,通過“以商帶乘”的升級路徑,能有效撬動蜂窩車聯網產業化布局。劉武表示。
世界多國與地區均在積極推動蜂窩車聯網產業發展。美國2024年發布了車聯網部署計劃,韓國2023年宣布以蜂窩車聯網作為唯一車聯網通信方式部署智能交通系統。在此背景下,我國通過推動客貨車應用蜂窩車聯網技術,不僅能夠提升道路安全水平,還能在全球車聯網產業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
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強蜂窩車聯網技術在重點客貨車上的應用,正是典型做法。劉武認為,蜂窩車聯網將帶動規模化商用萬億級市場。能促進上下游產業協同創新,帶動上游零部件制造業技術升級,推動中游汽車等產業創新轉型,催生下游新興服務業態,將形成車路云協同商業模式閉環,開辟新盈利點與發展空間。
車聯網融合汽車、通信、信息技術三大萬億級產業,預計2032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達156.5億美元。
“建議交通運輸部將蜂窩車聯網功能納入營運車輛安全技術條件標準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相關功能要求納入機動車產品準入管理;從貨車及‘兩客一危’車輛入手推動蜂窩車聯網功能前裝。”劉武建議。
2025年1月,最新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出臺,支持范圍擴展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等領域,重點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應用。“蜂窩車聯網終端正屬于這一領域,建議國家將重點客貨車蜂窩車聯網終端納入重點補貼范圍。”劉武滿懷期待,武漢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網絡性能最優、組網模式最全的5G車聯網,成功構建國內最大規模社會車輛參與的車路協同應用體系,在蜂窩車聯網方面可主動作為,占據先機。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