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U-T SG13全體會議上,由中國聯通研究院下一代互聯網研究部牽頭的1項國際標準Y.3146成功結項,并完成Y.CPN-rcpm、Y.IMT2020-qos-aimtdc和Y.Sup.MDT 3項新立項。
國際電信聯盟第十三研究組(簡稱ITU-T SG13)于2025年3月3日至14日在瑞士日內瓦成功召開了全體會議,來自全世界各國家的百余名代表積極參與,共同探討和推動電信領域的標準化進程。
聯通研究院下一代互聯網研究部在2025-2028研究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完成1項標準結項并推動3項新標準立項,聚焦智算業務場景及能力建設。青年專家張帥當選ITU-T Q2/13課題組副報告人,將深度參與下一代互聯網演進技術的標準化制定工作,持續推動相關技術規范的完善與創新。
聚焦多異構網絡技術組成的局域網場景,結項Y.3146(Functional architecture for QoS assurance of determinist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local area network for IMT-2020 and beyond/IMT2020及以后局域確定性網絡的QoS保障架構),本項目創新提出端到端確定性通信服務功能架構,涵蓋終端、接入設備及控制器等核心功能實體,明確了功能實體間交互參考點及業務流程,為確定性網絡技術的研發與落地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聚焦算力網絡中的算力建模模塊,立項Y.CPN-rcpm(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computing power modeling in computing power network/算力網絡算力建模功能技術要求),本項目對算力建模功能實體進行細化劃分,并規范算力建模的技術要求。該標準將引領國際算力度量技術發展,推動算力資源精準匹配與高效利用。中國聯通作為國資委未來產業算力度量任務牽頭單位,此次標準成功立項進一步鞏固了其在算力度量領域的技術引領地位。
聚焦以AI模型訓練為核心的智算業務網絡服務質量保障,立項Y.IMT2020-qos-aimtdc(QoS assurance requirements and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training over distributed cloud supported by IMT-2020 networks and beyond/IMT2020及以后基于分布式云的人工智能模型訓練QoS保障需求與框架),本項目將多樣化復雜的智算業務劃分為海量數據上傳、AI模型訓練、跨數據中心協同訓練及推理執行四類場景。通過深入分析各類場景的網絡服務需求,項目提出了面向AI模型訓練的網絡服務質量保障總體要求及功能框架,為智算業務在跨區域、大規模網絡部署中提供一致性服務質量保障奠定了技術基礎。
聚焦智算場景海量數據跨廣域網傳輸需求,立項Y.Sup.MDT(Supplement to ITU-T Y.3302 series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for massive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面向海量數據傳輸服務軟件定義網絡功能架構Y.3302系列補充件),本項目在SDN架構中引入資源預測模塊,通過智能規劃提升網絡資源利用率,為大規模模型訓練、影視渲染等場景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數據傳輸解決方案,助力智算網絡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中國聯通研究院深耕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創新,發布《互聯網2030》白皮書,并圍繞海量數據傳輸、敏感數據存算分離拉遠訓練及跨智算中心協同訓練等典型場景開展系統性測試驗證,取得顯著成果。未來,中國聯通將攜手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推進下一代互聯網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加速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為全球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