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截至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2024年的業績已全部出爐。中國移動營收10408億元,同比增長3.1%,凈利潤1384億元,同比增長5.0%;中國電信營收5294億元,同比增長3.1%,凈利潤330億元,同比增長8.4%;中國聯通營收3896億元,同比增長4.6%,凈利潤206億元,同比提升10.1%。從數據來看,三家都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的成績單。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運營商在傳統通信業務保持基本盤穩固的同時,云計算、算力、人工智能等新興業務也實現了高速增長,成為第二曲線的核心驅動力,尤其是天翼云和移動云雙雙破千億,聯通云收入686億元,三大運營商云整體市場占有率提升至41.2%,持續領跑中國云計算市場。此外,算力、AI等新興技術作為多元引擎與創新動力正推動運營商業績強勁增長,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傳統業務:用戶規模持續擴大,增速趨緩
2024年,中國移動個人市場收入達到4837億元;移動客戶突破10億戶,凈增1,332萬戶,其中5G網絡客戶達到5.52億戶,凈增0.88億戶,滲透率達到55.0%。5G新通話全場景月活躍客戶達到1.5億戶,其中智能應用訂購客戶達到3475萬戶。移動ARPU保持行業領先,為人民幣48.5元。2024年,中國電信移動通信服務收入達2,025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移動增值及應用收入同比增長16.1%,移動用戶規模達4.25億戶,移動用戶ARPU達45.6元。中國聯通聯網通信業務收入占服務收入的76%,同比提升1.5%,移動用戶規模達3.4億戶。
寬帶業務方面,據年報,中國移動家庭寬帶客戶達到2.78億戶,凈增1405萬戶,其中千兆家庭寬帶客戶達到0.99億戶,同比增長25.0%,FTTR客戶達到1063萬戶,同比增長376%,家庭客戶綜合ARPU達到43.8元,同比增長1.6%。中國電信加快家庭寬帶向千兆和FTTR升級,持續打造多場景智家應用,同時千兆光網10G PON端口達929 萬個,城鎮住宅覆蓋率超95%,試點部署50G PON網絡,推動寬帶用戶達到1.97億戶,寬帶ARPU保持穩定,達47.6元。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超過1.2億戶,寬帶網絡端口數2.8億,10G PON端口占比超過80%,支持千兆寬帶用戶快速增長;超清用戶超過5,000萬,融合用戶占比超過77%,價值不斷提升,融合套餐客單價月均超百元。
盡管用戶規模持續擴大,但從總體數據不難看出,移動業務市場逐漸趨于飽和,競爭激烈,單純依靠用戶增長帶來的收入提升空間有限。
新興業務:算力與AI驅動第二曲線
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收入達到1466億元,同比增長5.5%,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0.4%,較2023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中國聯通算網數智業務收入達到825億元,同比提升9.6%,明顯低于2023年的12.6%,占主營收入的24%,較2023年增加1.4個百分點。中國移動政企市場收入達2091億元,同比增長8.8%,2023年是兩位數增長,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3.5%,較2023年增加2.3個百分點。
其中,三大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均取得了可觀的成績。中國移動移動云收入突破千億元,達到1004億元,同比增長20.4% 。中國電信天翼云2024年收入達1139億元,同比增長17.1% 。中國聯通聯通云收入686億元、同比提升17.1% 。云計算業務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于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對云服務的需求不斷攀升;另一方面,運營商憑借自身的網絡、算力和資源優勢,在政務云、企業云等領域拓展了大量客戶。
在算力方面,三大運營商的布局也逐步完善。2024年,中國電信建成京津冀、長三角兩個全液冷萬卡池,智能算力資源達到35EFLOPS;建設高通量、低時延的智算互聯網絡。中國聯通在上海、廣東、內蒙古、寧夏、貴州等地建設大規模智算中心,智算規模超過17EFLOPS,并建成算力智聯網AINet。中國移動上線投產了呼和浩特、哈爾濱兩大萬卡級超大規模智算中心,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9.2 EFLOPS,并構建了技術和規模全面領先的全國性算力網絡。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2024年深入開展“AI+”,完成“1+1+1+M+N”人工智能總體布局,秉持自主創新、開放合作的理念,打造星辰多模態通用大模型底座。打造智能體、行業解決方案等AI原生應用以及AI手機、AI云計算機等10余款AI標準化產品,推出50余個行業大模型,服務超1萬家行業客戶。
中國移動截至目前已推出24款AI+產品、39個AI+DICT應用,加速向智能服務全面升級。政企市場,形成超百個覆蓋央企國企、高等院校、行業龍頭企業的AI+DICT示范標桿,成功簽約項目超500個。公眾市場,“AI化產品”客戶合計達到1.9億戶,發布中國移動AI智能助理靈犀智能體。
中國聯通也已推出一系列AI新產品新服務,例如,推出5G新通話、智家通通機器人、智慧客服等AI智能體,持續迭代智家平臺,使得公司融合用戶占比超過77%,價值不斷提升,融合套餐客單價月均超百元。
資本開支:加大算力、人工智能領域投入
2024年,三大運營商在資本開支上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調整。中國移動資本開支為1640億元,資本開支占通信服務收入比為18.4%,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 。中國聯通資本開支613.7億元、同比下降17% 。2024年中國電信完成資本開支935億元,同比下降5.4%。總量調整的同時,資源在傳統運營商業務和算網數智新業務上的分配發生了深刻變化,三大運營商均加大了對算力、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投入。
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域,三大運營商均明確提出要抓住人工智能發展機遇。中國電信柯瑞文稱,五六年以前就確定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未來公司還將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把握機遇,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中國移動楊杰提出,要做“AI領域的臺積電”,“在AI領域,我們可不可以學習臺積電在芯片方面的做法,掌握AI的核心能力。我們希望按照這樣的發展模式來推動云的發展,形成云智算。”
與此同時,在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下,智算需求激增,算力基礎設施成為運營商未來競爭的關鍵領域。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移動計劃2025年在算力領域的投資為373億元,占資本開支的比例提升到25%,計劃到2025年推動通算規模(FP32)達到8.9 EFLOPS,智算規模(FP16)達到34 EFLOPS以上,且推理資源將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不設上限。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岳表示,2025年預計中國聯通固定資產投資550億元左右,其中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8%,重點打造10個國家級智算中心,并在環京、環滬及大灣區建設超級智算節點 。中國電信在各主要板塊的投資都在下降,反之,算力方面資本開支預計同比增長22% 。
2024年三大運營商的業績表現反映了其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的積極轉型與發展。傳統通信業務雖然面臨增長瓶頸,但在新興業務領域的快速拓展為其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運營商正從“管道提供商”轉變為“數字基礎設施+技術賦能”的雙重角色。未來,隨著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如何在傳統業務“穩盤”與新興賽道“爆發”間實現動態平衡,將是運營商持續增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