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于海南博鰲舉行。3月26日,“在AI應用中塑造核心競爭力”圓桌會同期舉行。該論壇匯聚了來自商界與學界的重要嘉賓,聚焦推動加強科技應用與治理,實現創新發展,共同探討人工智能(AI)對當前商業模式的影響與機遇,企業如何提升員工應用AI技術的能力,AI將如何使組織受益并創造競爭優勢等議題,為企業界應對世界變局、把握創新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議。
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和政府事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出席活動,并圍繞終端側AI發展、AI賦能創新、全球化發展等話題分享了見解。他指出,DeepSeek的實踐,證明了大型基礎模型可以通過蒸餾等技術優化得更小、更高效,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以更低的內存和功耗,實現更快的推理速度。這使得AI大模型能夠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PC)等觸手可及的終端設備上高效運行,從而讓用戶隨身攜帶的各類終端成為實現AI應用的載體。
談及AI與全球化發展,錢堃認為,全球化并非自然形成的,正如無線通信技術的全球普及發展得益于并需要遵循全球統一的標準,全球化的發展也需要在各方的積極推動下才能實現。
圖為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錢堃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在AI應用中塑造核心競爭力”圓桌會上發言
以下為圓桌問答實錄:
開場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高通公司錢堃,負責高通公司在中國區的技術許可業務和政府關系。高通是一家專注于無線通信和半導體的公司,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的問題,包括終端側AI將如何實現,它將帶來的產業變革,以及它將為終端廠商帶來的機遇。
主持人:人工智能為人類帶來最大的一個機會和挑戰,您看是什么?
錢堃:我覺得首先是機會,高通的愿景是實現“無處不在的AI”。通過有線和無線網絡的協同,讓每個人在任何地方、任何終端上都能夠接觸和使用AI,使AI能力真正無處不在。舉例來說,互聯網的出現讓人們可以連接世界、檢索信息,從而大幅提升個人的能力和生產力;而無線網絡的普及,讓各類通信工具變得可隨身攜帶,使得連接也變得隨時隨地。同理,AI的發展也將類似于互聯網普及的歷程,通過與網絡,特別是與無線網絡的結合,終端側AI將成為人們的伙伴,讓智能始終相隨。
如今技術的發展,也不斷在印證終端側AI正在到來,并帶來大量機遇。以DeepSeek為例,它證明了通過模型的蒸餾技術,大型基礎模型可以優化得更小、更高效,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以更低的內存和功耗,實現更快的推理速度。這使得AI大模型能夠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PC)等觸手可及的終端設備上高效運行,從而讓用戶隨身攜帶的各類終端成為實現AI應用的載體。
主持人:我們如何定義效率,人工智能僅僅是為了勞動力生產率的提高嗎?如果是的話,(人工智能)是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但我覺得人工智能遠遠不止如此。剛才卡爾·費教授也說過,(人工智能)是創新,創新的很大動力不是為了提高生產力,是改變根本的生活方式和改變我們的社會形態,和改變工業組織架構,不知道大家對這個觀點有什么看法?
錢堃:效率始終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不論是企業經營還是個人提升,效率提升都很重要。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是以提升效率作為初衷的,但它能夠帶來的價值遠不止于此,創新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同時,人工智能通過自我更新與迭代,能夠變得越來越強大,它對社會變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帶來的影響,目前還難以清晰地預見,仍需要大量探索和研究。
此外,我特別期待人工智能能夠幫助減少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浪費。因為我們所說的效率提升,其中也包含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
主持人:我們未來的社會架構將會是什么樣的?我們不僅有人在,還有機器在,怎么樣看這個社會,組織這個社會,社會秩序是什么樣的?我們集中未來,人類社會發展到人機社會時,我們已經邁進這個社會,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害怕不害怕,已經在了,很多人工智能的關鍵性問題,關于這個社會將怎么構架的問題,所以我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錢堃:我們首先要認識到一個基本事實:人工智能必然會帶來社會結構和秩序的變化。從歷史上來看,技術的演進總是會帶來人類行為模式的改變,會帶來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的改變,進而引發社會架構與秩序的改變。
我認為要回答如何管理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秩序,以及人工智能將帶來怎樣的社會架構改變,還需要進行更多深入的研究,包括制定響應的規范,以及情景分析等,(目前對這一問題的討論還處于初期的階段)。
主持人:我非常同意一種觀點,“人工智能是另一種形式全球化”。另一方面,現今全球化面臨著各種問題,這本身給人工智能的全球化治理帶來了挑戰。想請大家討論,人工智能與全球化的關系?
錢堃:我贊同“人工智能是另一種形式的全球化”這一觀點。但有一個條件,其全球化不是自然產生的。可能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一方面,AI技術可以幫助縮小因不同治理水平而帶來的區域差異,促進平衡發展。因為只要能夠接入AI,就像互聯網所帶來的改變一樣,邊遠地區的人們可以獲取全球的知識資源,從而快速提升當地的治理水平。但另一方面,AI技術的發展也可能會加劇兩極分化,擁有強大AI實力的國家和個人,可能會在AI方面與欠發達地區迅速拉開更大的差距。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這種全球化并非自然形成的。從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到,它之所以能夠實現全球普及,是因為業界在3GPP這樣一個全球組織中,共同建立并遵循了統一的全球標準,各方貢獻自身的技術方案,并形成統一網絡,最終降低了終端成本,讓即使處于偏遠地區的人們也能夠用上便宜的手機,獲得接入互聯網的機會,從而促進區域間發展的平衡。
這種全球化的平臺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推動,如果選擇非合作,就無法形成全球化。因此,我希望各方能夠努力推動并實現全球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