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科技領域,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驅動力。北京作為我國首都便率先邁出了堅實且具有前瞻性的步伐。2月26日,坐落在北京市朝陽區的E級(EFLOPS)智算中心——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基礎設施正式落成。這一項目不僅是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布局的關鍵一環,更為全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范式。

《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2025年計劃規劃的算力規模將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至少35%,達到105EFLOPS。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建設重點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八大算力樞紐節點開展智能算力中心集群布局。在此背景下,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的落成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定位為城市AI基礎設施底座,以“AI工廠”理念和全棧國產化的創新實踐,致力于破解“國產算力商業化落地難、模型場景應用落地難、數據價值釋放難”三大產業瓶頸。其創新構建了“算力+生態”模式布局,集成算力、模型和數據全棧能力,融合了算力基礎設施、可信數據空間、應用標桿展示、創新孵化與協作空間、科技廣場等產業功能區,是名副其實的旗艦級AI基礎設施底座。
秉持“綠色低碳”理念,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通過一系列綠色技術將PUE指標穩定維持在1.146的優異水平,成為綠色環保智算中心的標桿。同時,它突破傳統數據中心形態,將建筑、景觀與照明有機融合,外立面動態光效系統實時映射算力運行狀態,成為可視化的“城市數字地標”,為酒仙橋地區注入全新活力。
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構建了“1個AI底座+2大產業平臺”的創新范式。項目整合算力、算法、數據全棧AI能力和AI工具,在千P高性能混元算力集群服務基礎上,疊加模型適配、訓推一體、開發工具鏈、可信數據服務等各類能力,一站式滿足不同類型的人工智能業務需求。通過部署數字孿生系統和智能化運維管理平臺,項目實現了可視化、智能化的運營運維,具備高運維效率和管理精度。
北電數智通過傳統產業升級平臺和新興產業加速平臺,為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構建驅動產業發展的“雙引擎”。傳統產業升級平臺覆蓋政務、醫療、金融、文化、工業制造等服務國計民生的領域,形成垂類模型矩陣;新興產業加速平臺則聚焦低空經濟、具身智能、AI4S等前沿領域,打造共性技術平臺,促進產業AI化發展和AI產業化創新。基于傳統產業賦能平臺,北京市朝陽區AI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已落地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支持數字創意、影視制作等領域高質量創新,助力影視行業AIGC視聽作品快速孵化。
面對AI技術發展帶來的算力與芯片需求激增,以及城市級智算中心在算力資源調度與彈性部署、國產化應用等關鍵層面的新需求與挑戰,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依托工具底座,構建首個國產算力PoC場景驗證平臺,為國產算力集群提供垂類場景評測、適配與驗證服務,也為AI應用開發企業提供算力適配試驗空間,實現從算力到業務場景的雙向打通。此外,北電數智還聯合產業生態伙伴共同構建了行業首個國產AI芯片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下的適配認證體系——“星火・國產算力AI原生適配認證”,目前已有包括華為、海光、沐曦、天數智芯、清微智能、壁仞科技、摩爾線程等在內的9家企業11款芯片成為首批通過該認證的人工智能算力芯片。

北電數智作為⼀家專注于原創性、顛覆性、引領性科技創新的人工智能科技企業,在智算中心規劃運營和AI智能化賦能產業轉型升級領域優勢深厚,積累了覆蓋智算中心“建、運、管”全生命周期的大量經驗和能力。此次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的落成,無疑推動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在新政策的推動下,其創新模式和成果將引領智算中心建設更高效、智能、綠色,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加速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為構建數字中國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北電數智AI江湖”小程序。